外国人对中国瓷器是怎么理解的呢?
外国人因为对中国的文化不是特别了解,所以他们对中国瓷器抱有比较神话的理解。我记得在一部电影里面一个老外说过,在中国,他们会经常见到石质和陶质的罐子,这是神所使用的,而中国人居然把他们轻而易举的做出来了,有些还做成餐具,真的是太不可思议了。由此可见,外国人对中国瓷器的赞美度是什么的高的。
其次,由于外国人看到中国瓷器特别的美,所以,他们误以为瓷器之都就是中国,而中国就是代表了瓷器,这一误解还来源于中国的英文是China,而瓷器的英文是china。
总而言之,外国人对中国瓷器的理解特别的好,他们也特别喜欢中国的瓷器,我在上学的时候也认识一个外国朋友,他说过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带一套中国的瓷器到自己的国家让他的朋友和家人见识见识。
陶器和瓷器的区别是什么?
1、烧制温度不同
陶器的烧制温度相对低于瓷器,最低可以达到800摄氏度以下,最高可以达到1100摄氏度左右。瓷器的烧制温度则不同,相对较高,一般都在1200摄氏度以上,有的时候甚至可以达到1400摄氏度左右。
2、坚硬程度不同
由于陶器的烧制温度低,导致胚体未完全烧结,因此敲击时发出的声音较闷,胎体硬度较差,有的用钢刀能够划出沟痕。瓷器烧制温度高,胎体基本烧结,敲击时声音清脆,一般钢刀很难划出沟痕。
3、原料不同
在材料的选择上,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就可以烧成,而瓷器需要选择特定的高岭土作为原材料。
4、透明度不同
陶器的胚体即使薄也不带有半透明的效果。瓷器的胎体不管厚薄,都具有半透明的效果。
5、釉料不同
陶器分为挂釉跟不挂釉两种,挂釉的陶器釉料在较低的烧成温度时即可熔融。瓷器的釉料也分两种,可以在高温下与胎体一次烧成,也可以在高温素烧胎上再挂低温釉,第二次低温烧成。
陶瓷什么时候传入西方
陶瓷在汉朝通过新疆、波斯至叙利亚的商路传到西方。促使东西方文化往来交流。 下面是陶瓷的历史发展与传播,仅供参考! 夏朝以前 从传说中的黄帝尧舜及至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是以彩陶来标志其发展的。其中有较为典型的仰韶文化、以及在甘肃发现的稍晚的马家窑与齐家文化等等,解放后在西安半坡史前遗址出土了大量制作精美的彩陶器,令人叹为观止。相传尧传天下于舜,舜传天下于夏禹,禹则传给其子,开始了所谓的 “家天下”。夏传至桀,暴虐无道,商汤将之放遂,自立为帝,所以以征讨得天下者,自汤开始。商得天下后统治达六百余年(约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前后),一直到纣王。后被武王征伐,纣王自杀陶器和瓷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首先,陶器的发明是人类由旧石器时代发展到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
陶器和瓷器是两种不同的东西,但它们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烧制方法亦有相同之处,早在距今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出现了陶器,在几千年之后的商代出现了瓷器,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
①原料不同
陶器的取材没什么讲究,一般的粘土都可以作为烧制陶器的原料,把黏土制成胚后,经过特定范围内的温度烧制而成的就是陶器。
而瓷器用料比较讲究,采用的是瓷土,以高岭土为主要原料。用高岭土作胚,经过特定高温烧制而成的就是瓷器。
②烧制温度不同
烧制陶器的温度700~800度,黏土烧制温度不能过高,因为过高黏土会被熔成玻璃质,烧不成陶器,现在也有选择用高岭土为原料烧制的陶器。烧制温度相对可以高些,达到1000度。
瓷器因采用的是高岭土,烧制温度高,在1200度以上,一般是在1200~1400度之间。所以,一般来讲,低温出陶器,高温出瓷器
③质地不同
陶器的烧制相对简单,由于烧制温度低,土质没有完全烧结,所以陶器胎质比较疏松,吸水性强,陶器颜色也较暗淡,并有杂色,成品质地较粗糙。
瓷器出现的年代较晚,因采用的高岭土,烧制温度高,土质已经完全烧结,胎质坚实细密,成品细腻,颜色鲜亮,手感细滑,瓷器基本不吸水。
④釉不同
瓷器表层通常有高温釉,使得器物表面有光泽。而陶的表层没有釉或者是以铅为溶剂的低温釉。
目前,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统称叫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