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勃·迪伦凭什么可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16年10月13日下午一点,瑞典学院将201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美国民谣音乐家鲍勃·迪伦。这一结果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消息出来后,网络上一片惊呼。不少网友替继续陪跑的村上春树心疼,也有网友表示,“不想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不是好歌手。”还有歌迷表示,“作为歌迷真是又想笑又想哭,太激动了。”
许多人有这个疑问,鲍勃·迪伦凭什么可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因为他充满自由气息、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对我们时代发生了深远影响。21岁时,迪伦写下平生《答案在风中飘》,从此,迪伦把民谣变为犀利的抗议诗和揭示现实的寓言诗,开启了新的诗篇时代。
因为他的作品充满对人性了解,对当代文化敏锐的透视。鲍勃·迪伦从不买政治家的账,哪怕总统说是他的脑残粉。奥巴马就曾公开表示,迪伦的歌在他iPod上播放率极高。猜猜迪伦如何回应?他说:“大多数总统就职时都有最好的意愿,最后却灰溜溜地下了台,例如约翰逊、尼克松、克林顿……以及杜鲁门,好比他们飞得离太阳太近,结果就被烧死了。”
因为他不妥协的敏锐洞察力,描述了人在激烈冲突的世界中的暴露状态。1963年5月,鲍勃·迪伦专辑《放任自流的迪伦》上市。3个月后,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举行了几十万人的民权大游行,马丁·路德·金发表了撼动世界的《我有一个梦想》。迪伦和多位著名歌手在此生最浩大的场面一起大合唱了《随风而逝》(Blowing in the wind),这首歌成了民权运动的国歌。
《Blowing in the wind》这首歌,这首歌写于1964年,它是美国民谣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被称为“美国民谣摇滚之父”的他所有创作歌曲中最优秀、最出名的一首。
鲍勃·迪伦的作品,特别是六十年代的作品,使他当之无愧的成为民谣摇滚的伟大旗手,对于摇滚乐而言,如果从来没有过鲍勃·迪伦,摇滚乐会是什么样子呢?它还能真正代表这么多人的心声吗;对于众多的乐队和歌手而言,如果从来没有过鲍勃·迪伦,还会有谁开启他们的思想;对于西方社会而言,如果从来没有过鲍勃·迪伦,让谁来对抗不公正的现实呢?
这以上的种种,已经可以很好地诠释他得到这个奖的原因。之所以对民谣的热爱、理解、透视……才成就了Dylan这个”美国民谣艺术家“的称号。
鲍勃迪伦作为一名民谣音乐家,为什么能够获得诺奖?
10月13日,瑞典学院将201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75岁的美国音乐家、诗人鲍勃·迪伦,以表彰其“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开创了新的诗性表达。”尽管三十多年来,鲍勃·迪伦一直活跃在音乐圈,但他创作的歌词被认为“朗读出来就是一首诗”,美国诗坛怪杰艾伦·金斯伯格曾评价其为“最棒的诗人”。
迪伦1941年5月24日出生在美国明尼苏达州。他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就在各种乐队中参加表演,尤其热爱美国民谣和布鲁斯。他还受到早期“垮掉的一代”年轻作家以及现代诗人的影响。迪伦1961年搬到纽约后开始在咖啡厅和俱乐部里进行音乐表演,签约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后,1962年发行首张同名专辑《鲍勃·迪伦》。
此后,他发行 了大量涉及社会、宗教、政治与爱情等主题的专辑。作为美国流行乐坛的领军人物之一,迪伦曾获得格莱美音乐奖多个奖项和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并于2013年成为首位入选美国艺术文学院的摇滚音乐家。除了大量音乐专辑,迪伦还于1971年出版了实验性著作、散文诗集《狼蛛》。
瑞典文学院评价说:“他的多才多艺令人惊奇,画家、演员和作家领域都有他的足迹。”鲍勃·迪伦还得到过包括格莱美、金球奖和奥斯卡金像奖在内的多个奖项。2008年摘得普利策文学奖时,评委会称其“对流行音乐和美国文化产生深刻影响,以及歌词创作中非凡的诗性力量”。
著名歌手鲍勃迪伦真的值得一座诺贝尔奖吗?
在一些网站上出现“如何评价鲍勃·迪伦的唱功”问题,有网友回答:三流歌手,二流吉他演奏家,一流作曲人,顶级诗人。发生了一件事,证明了这位网友的判断。这位75岁的美国著名民谣音乐人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真是很厉害。
鲍勃·迪伦是有实力的,他的唱片总销量已超过了1亿。这个文学奖没颁给作家,给了一位音乐人,很多文学界的人和大众都不服气。一篇名为《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获得2016诺贝尔文学奖》的文章就被转发,在诺奖公布前几分钟,大家还认为阿多尼斯会获奖,只是最终未能众望所归,大家肯定不开心。
鲍勃·迪伦原名是罗伯特·艾伦·齐默曼,是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人,他上学时就组建了乐队,1959年高中毕业后就读于明尼苏达大学。后来,他对民谣产生了兴趣,在学校附近的民谣圈子演出,这时候就以鲍勃·迪伦作为艺名。
这个名字一半是为了模仿美国电视节目中的西部英雄马特·迪伦,另一半是因为鲍勃·迪伦觉得它好记。 在他的音乐生涯中,鲍勃·迪伦创作歌曲数百首,十余次获得格莱美奖,唱片总销量已超过了1亿。他还为电影《奇迹小子》创作歌曲《Things Have Changed》,这个还获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
不仅如此,他曾被《时代》杂志选入过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人名单。向诺贝尔评奖委员会举荐他的诗人艾伦·金斯伯格也曾说:“当我听到那首《暴雨将至》时,我哭了出来,我被他的修辞镇住了,这些诗词简直就像《圣经》箴言一样撼动人心。”所以他获奖是有原因的,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所以获奖也很正常。
Bob Dylan 到底出色在哪?
1,老爷子拿了诺奖之后,被怂恿来回答这个问题。按道理我这样的脑残粉没资格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对迪伦粉而言,这个问题还需要回答吗?下面是一点浅见。2,时代感。马丁西科塞斯拍过一部鲍勃·迪伦的传记电影。里面有一个乡村大妈教育年幼的歌手迪伦:在你自己的时代,唱你自己的歌。迪伦一度成为美国青年的英雄,跟他的歌里表达的时代感和对时代情绪的捕捉是有关的。简单点说,迪伦是一个跟时代共振的人。3,对其他天才的创造力的激发。鲍勃·迪伦的创造力不用说了;更难得是,他是一个激发者。不少知名的乐手翻唱过迪伦的歌,包括枪花翻唱的叩击天堂之门。除了音乐领域,他还影响到包括史蒂夫·乔布斯和山本耀司等各个领域的大师级人物。4,改变的勇气,以及还能驾驭改变。格雷尔·马库斯的《老美国志异》里讲过迪伦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曾有过一次著名的风格的转变。他的歌迷都骂他傻X,叛徒之类。似乎他已过气。换作其他人极有可能会妥协。但是迪伦坚持了下来。很少有艺术家有勇气改变成功路径,然后坚持下来,然后继续牛X着。这就是伟大的迪伦。5,创造力的不衰。在他的自传《编年史》里,迪伦自己也写了自己面对创造力衰竭时的绝望,以及他是如何走出的。非常精彩。很少有艺术家能够做到保持创造力不衰减。中国人就更别提了。我们只有夭折的天才。但夭折都是有原因的。6,性格魅力。低调、傲娇、骄傲、拽……不屑于搭理时代,“谁有空跟时代同步”。7,他就是写得很好啊!强烈推荐他的自传。是用诗在写作。可以同很多大作家的自传媲美。8,最后还是想说一句:鲍勃·迪伦根本不需要一个诺贝尔奖来证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