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画玉米大斑病的菌丝 和产孢结构 产孢结构都包括啥 谢谢了

真菌的产孢结构有哪些?比如分生孢子产孢结构:分生孢子梗 分生孢子器 分生孢子盘 分生孢子座,其他的呢?

还有分生孢子头

玉米大斑病是什么?

玉米大斑病是我国各玉米产区分布较广,为害较重的病害。自6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均有不同程度发生,有的年份流行成灾。

症状

本病侵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包叶,以叶片受害最重。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蔓延到上部叶片。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渍状青灰斑点,以后逐渐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褐色的梭形大斑(彩版三,12)。病斑大小不等,最大的15~20厘米×1~2厘米。多数病斑连片后,叶片变黄枯死。严重时整株变黄早枯,全田一片枯黄,损失严重。湿度大时病斑两面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有时花丝或花颖苞上也生黑色霉层。

在抗病品种上常出现一种褪绿斑点。色泽黄绿或淡褐色,坏死发展缓慢,霉层也较少。

病原

无性世代Exserohilum turcicum(Pass)Leonard et Suggs〔=Helminthosporium thrcicun Pass〕属半知菌亚门突脐孢属。

大斑病菌的分生孢子梗自气孔伸出,单生或2~3根束生,褐色,不分枝,正直或膝状曲折,基细胞膨大,顶端色较淡,孢痕显著,座落于顶点及折点上,有2~8个隔膜。分生孢子梭形、长梭形,榄褐色,中央最宽,两端渐狭,多数正直,顶细胞钝圆形、长椭圆形,基细胞尖锥形,有2~7个隔膜,脐点明显,突出于基细胞外部,这是识别大斑病菌分生孢子的重要特征。分生孢子在越冬期能形成厚壁孢子。

有性世代Setosphaeria turcica属子囊菌亚门。目前只在Sach培养基中用大麦秆培养才能产生,在自然条件下很少发现。

大斑病菌分为玉米专化型和高粱专业型,两者的主要区别是:玉米专化型对玉米表现专化的致病性,高粱专化型对高粱表现专化的致病性。

发病特点

玉米大斑病的病原菌以休眠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次侵染源。在田间侵入玉米植株后,约经10~14天,便可在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重复侵染,蔓延扩大。土壤里的病株残体和种子上也有少量病原菌,但都不是主要的侵染来源。

玉米大斑病的流行除与玉米品种感病程度不同有关外,主要决定于环境条件,尤以湿度和温度为重要。

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在20~28℃产生,发病的温度一般在22℃以下。在玉米生长中、后期,多雾或连续阴雨,病害发展迅速,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在15℃,相对湿度小于60%,持续7天以上,病害的发展将受到抑制。

玉米生育中、后期氮肥不足,又遭遇阴雨连绵天气,有利于病害的发展流行,此外,连作地一般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玉米大斑病的防治应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实行合理密植,倒茬轮作,增加土壤肥力,玉米生长中、后期不脱肥和采取必要的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1)选用抗病良种。根据当地生理小种的组成,有针对性的选育既抗大斑病兼抗小斑的优良品种,如中单2、郑单2号、承单4号、京黄113、掖单12、C103、沈单7号、农大3527和京早10号等。

(2)实行大面积轮作和处理病残体。重病区应实行大面积1年轮作;以玉米秸杆作燃料的地区最好安排在冬、春用完;带病残体沤肥应使其充分腐熟后再使用。

(3)增施基肥、适期分期追肥。做到玉米生长中后期不脱肥;提高植株抗、耐病能力。

(4)药剂防治。用种子重量的0.3%卫福拌种(卫福300毫升,对水1.5~2千克,拌玉米种100千克),有延缓发病始期、减轻病情、抑制病菌扩展、增加千粒重和保产作用。田间喷药防治可用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300倍液等每隔10天喷1次,共喷2~3次。

玉米大斑病菌的菌落特征

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叶片染病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后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潮湿时病斑上有大量灰黑色霉层。下部叶片先发病。在单基因的抗病品种上表现为褪绿病斑,病斑较小,与叶脉平行,色泽黄绿或淡褐色,周围暗褐色。有些表现为坏死斑。 中文学名大斑凸脐蠕孢 拉丁学名Exserohilum turcicum(Pass.))Leonard et Suggs 界真菌界 门半知菌亚门1形态特征 编辑 玉米大斑病病叶 玉米大斑病病叶[1] Exserohilumtu

玉米灰斑病是玉米常见的病症,玉米灰斑病的危害有哪些?

灰斑病的主要发病部位是玉米成长期的苞片、叶片和叶鞘。在疾病早期,病灶呈淡褐色,有水渍;之后逐渐扩展成淡褐色条纹或不规则的灰褐色条纹,条纹和叶脉平行延伸,边缘为褐色线条,中间为灰色;中后期,大部分病斑结合使叶片变黄死亡,没有光合作用;在病斑后期,如果湿度较高,叶面特别是背面会产生灰黑色的霉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情严重时,茎秆折断,玉米大部分叶片焦黄枯死,百粒重减少,穗下垂,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甚至不能收获。由于玉米灰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主要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发病的残体上越冬,第二年在适宜的条件下(温暖潮湿)即可侵染玉米。然后病斑产生的分生孢子开始反复感染,不断扩散。

由于玉米灰斑病喜温暖,热带地区玉米灰斑病发病率比温带地区重,流行速度比温带地区快,8、9月份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玉米灰斑病的流行。足叶开始发育,8月份继续发育到中叶。海拔1600m以下地区,气温高,降雨量少,玉米灰斑病发病率轻。选择抗病品种。对玉米灰斑病有抗性的品种有华星单7号、华星单88号、云优78号、云瑞47号、云瑞2号和古武3861号,适宜种植。不要选择汇丹4号、长城799等感病品种。播种时,用药物浸泡或包扎种子。50%多菌灵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5%,15%三唑酮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3%~0.4%。

适当轮作,与其他作物合理套种。主要有玉米-马铃薯间作和玉米-魔芋间作。间作可以降低遮荫程度,保持良好通风,降低湿度,减少灰斑的发生。及时清除玉米秸秆病残,减少田间原发传染源。农家肥要充分分解后才能在田间使用。种子不包衣种子,每亩2.0~2.5公斤种子掺入10毫升50%辛硫磷,混播防治地下害虫。荒地每亩4200株,良田每亩3800株左右,矮杆品种每亩4200株左右,高杆品种每亩3800株左右。

当玉米长到6片叶子时,如果感染了玉米灰斑,一开始会在玉米叶子上产生涝斑,颜色为淡褐色。后来随着田间湿度的增加,斑点越长越大,四处蔓延。由于被叶脉遮挡,斑点会拉长扩大,变成淡褐色的长条纹或短而长的灰色长斑,周围没有黄色光晕,所以患病部位和健康部位的界限很清楚。摘下病叶,看着太阳,可以看到半透明的小黄点。感染玉米灰斑病的玉米植株,不采取化学防治等相应的防治措施,任其发育,叶片上出现较多褐色长条状斑,密集,进而发展成严重的病斑,造成大面积枯黄叶,坏死。特别是当田间湿度较高时,会在发病部位产生和繁殖更多的分生孢子。这些分生孢子大量聚集在一起,附着在病叶上。远远看去,好像覆盖着一层灰黑色的霉层,霉层出现在叶子的背面最多。

孢子植物一般是产有性孢子还是无性孢子?

【精锐】都有啊!孢子是无性生殖 孢子是植物所产生的一种有繁殖或休眠作用的细胞,能直接发育成新个体。孢子一般微小,单细胞。由于它的性状不同,发生过程和结构的差异而有种种名称。植物通过无性生殖产生的孢子叫“无性孢子”,如分生孢子、孢囊孢子、游动孢子等;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孢子叫“有性孢子”,如接合孢子、卵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等;直接由营养细胞通过细胞壁加厚和积贮养料而能抵抗不良环境条件的孢子叫“厚垣孢子”、“休眠孢子”等。孢子有性别差异时,两性孢子有同形和异形之分。前者大小相同;后者在大小上有区别,分别称大、小孢子,并分别发育成雌、雄配子体,这在高等植物较为多见。 无性孢子的形态和生成方式有以下几

文章标签:农业玉米医学孢子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