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穿山甲的药用功效可被替代吗?
穿山甲的药用功效当然可以被替代。
1、以前,很多人猎杀食用穿山甲是觉得它有药用价值,尤其是鳞片被传说得很玄乎,真的是这样吗?难道必须通过杀害穿山甲才能达到那些治病目的吗?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中医科副主任李绍旦医生带来了他的观点。其实,穿山甲在中医药方里是“可以替代”的。就类似像我们如果上火了,可以泡饮金银花,也可以多吃一些水果,甚至可以多喝水,总归来说并不是必须只能通过其中某一种方式来降火。
2、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穿山甲、等品种未被继续收载。其中,6月5日,穿山甲升为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取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药用标准此前也有先例。 就比如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第二届、第三届主任委员王承德曾指出,在风湿治疗中,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药其实很多,不一定要用穿山甲片,他在临床上现在经常用蝎子、蜈蚣、地龙等。目前也已经有临床实验证明,猪蹄甲在消痈、抗炎、催乳等方面可以取代穿山甲的功效。“对于野生资源枯竭、商品匮乏、存在明显安全性、伦理等问题,以及基础研究薄弱的品种从药典中退出或不再增加收入本版药典。”《中国药典》2020版编制大纲中明确提出,野生资源枯竭的品种将从药典退出,这或为穿山甲未收载进本次药典的原因之一。
3、目前现在穿山甲,已经是全球最为濒危的野生动物之一,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的数据显示,它也被认为是全球非法走私量最大的哺乳动物。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吴诗宝曾表示,国内穿山甲的种群数量自上世纪70年代至今已经下降了90%,甚至还多,这意味着穿山甲在自然界中是非常少见的,距离灭绝仅有一步之遥。从保护的角度讲,穿甲山不入药对我国乃至全球穿山甲保护都是有好处的。所以我们现在保护穿山甲是形势所迫,也是大势所趋。
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后,还被药典除名,穿山甲经历了什么?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葫芦兄弟》这部动画片,动画片里有一只放跑过妖怪也找到过葫芦娃种子的穿山甲,它最终为了救爷爷而献出了生命。对于这只小穿山甲,人们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它是悲惨的,因为它最后丢了性命。不过,也有人认为它是最大的赢家。
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在笔者的印象中,穿山甲是一种穿戴着厚重甲片的动物,它们常在树林里穿梭。另外,穿山甲也备受商人们的关注,因为它们极具药用价值,众多利欲熏心的商人希望通过交易穿山甲来获得高额经济回报。不过,据澎湃新闻报道,穿山甲被《中国药典》除名了,这是怎么回事?难道穿山甲并不具有药用价值?
你了解穿山甲吗?
在了解穿山甲被除名这一事件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事件的主角——穿山甲。穿山甲是鳞甲目穿山甲科动物,同时,它也是地栖性哺乳动物,繁殖方式为胎生。
从外形角度来看,穿山甲的外形颇具特点,它们头部较小,尾部却很长,另外,它们还披着厚重的“铠甲”;从生活区域的角度来看,穿山甲喜爱温热环境,多分布在热带与亚热带区域;从食物角度来看,穿山甲常捕食蚂蚁和白蚁,也算是灭蚁小能手。最后是它的药用价值,相关资料显示,穿山甲具有舒筋活血、通乳调经、食积不消等功效。
穿山甲为何被除名?与新身份有关吗?
根据资料来看,穿山甲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它并非因为无药用价值而被除名。那么,导致它被除名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否与它的新身份有关?据中国青年网报道,穿山甲已被定义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从前的等级为二级。
从理论上来说,穿山甲被《中国药典》除名应与升级为一级保护动物有或多或少关系,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意味着更受关注也更受保护。不过,根据现有法律来看,法律并未划清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与《中国药典》之间的界限。换句话来说,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生物无法被收录到《中国药典》中。
为什么穿山甲在药典中被除名了?是没有医疗功效吗?
提起穿山甲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在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葫芦娃》里面就有一个穿山甲,为了救葫芦兄弟和爷爷而被妖精杀死了,里面的穿山甲就是一个非常弱小而且善良的形象,穿山甲的壳比较硬。今年国家把穿山甲的保护级别由二级调至一级,这也是对穿山甲的保护,把穿山甲从药典中除名,不是说穿山甲没有药用功效,而是要把它的保护价值最大化,不能只看到药用等经济价值,我觉得主要有几个原因,首先是因为现在是国家保护动物,保护是大势所趋,其次因为穿山甲的药用功能可以被替代,因此而除名,还有就是可能会传播疾病,减少人类食用。
首先是因为穿山甲现在是国家保护动物,从药典中除名是为了保护它。在中国食用野生动物非常常见,近几年野生穿山甲的数量急剧减少,穿山甲已变成国家保护动物,私自猎杀和买卖都是违法行为,人们之所以会吃穿山甲,主要还是因为人们觉得穿山甲有药用功能,国家提高穿山甲的保护等级,可以严厉打击随意猎杀野生穿山甲的行为,对于拯救面临灭绝的穿山甲和维持物种多样性也是有积极的作用。
其次是穿山甲的药用功能可以被替代。有研究发现穿山甲的药用功能可以被替代,而数量也是急剧减少濒临灭绝,有专家称穿山甲的药用功效可以被蝎子蜈蚣等替代,这些物种繁殖较快,不易灭绝,因此对于穿山甲来说是一种保护,有了替代物对于它本身的需求就会减少,慢慢的穿山甲的数量会逐渐恢复。
还有就是因为可能会传播疾病。这次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被发现的时候就有专家判断病毒可能来自于野生穿山甲,主要是因为穿山甲的药用功能被过分夸大,导致很多人觉得吃穿山甲对身体有好处,长此以往就会对野生穿山甲的猎杀造成一定影响,武汉的华南海鲜市场在被封之前就有很多的野生动物,这些野生动物没有经检疫进入市场被人买卖食用,如果不加注意就会引发传染性疾病,因此把穿山甲从药典中除名也是对穿山甲的一种保护,也是对人类自己的保护。
物种多样性是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只有维持物种的多样性人类才能长久发展下去,现在人类逐渐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也在通过各种方式恢复物种多样性,对于一些濒临灭绝的生物来说是一个福音,人类不是自然界的主人,我们只是地球的一部分,如果过度破坏生态环境,那人类最终只会自食恶果。
穿山甲被《中国药典》除名,并提升为一级保护动物,这是好事吗?
说到穿山甲,不少朋友的记忆会被拉回童年。笔者童年的时候曾看过一部动画片——《葫芦兄弟》,动画片里有只憨厚而可爱的穿山甲,它放跑过妖怪,寻到了葫芦娃的种子,最后因救爷爷而失去生命。对于这一角色,有人认为它的结局是悲惨的,也有人认为它是幸运的。 除了动画片,笔者小时候也见过串有穿山甲片的钥匙扣,据说用穿山甲片轻刮被蚊虫叮咬处能起到止痒的作用。回到现在,据澎湃新闻的报道,在最新的2020版的《中国药典》里,穿山甲、马兜铃、天仙藤、黄连羊肝丸等品种并未出现。换句话来说,穿山甲被《中国药典》除名了。
对于穿山甲,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它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根据百度百科的资料来看,穿山甲为鳞甲目穿山甲科动物,它属于地栖性哺乳动物。 从外表上来看,穿山甲四肢粗壮,身体狭长,头部较小,尾部扁且长,其最突出的特点是身体表面被大量鳞甲覆盖;根据分布区域来看,穿山甲喜欢生活在热带及亚热带区域,亚洲多地均有分布;食物方面,穿山甲喜食白蚁和蚂蚁;药用价值方面,据说穿山甲的药用价值包括舒筋活血、通乳调经、食积不消、消肿溃痈等。
既然穿山甲具有药用价值,它为何被《中国药典》除名呢?有不少朋友猜测,这是否与穿山甲的新身份有关。在6月5日,穿山甲正式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原本,它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客观地说,穿山甲被《中国药典》除名和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之间应存在一定关联,但却并非单纯的因果关系。从法律角度来看,并未明确规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否能被收录进《中国药典》。另外,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与濒危动物也非同一概念。
穿山甲从药典中除名,药用功效可被替代吗?
穿山甲目前是已经成为全球最为濒危的野生动物之一了,在最新版的《中国药典》大纲中说道:“对于野生资源枯竭的品种将会从药典中除名”穿山甲的药用价值主要在于它的鳞片,对于它的药用功效完全可以用其他的药材进行替代。
比如中药材“通草”和“王不留行”都有相同的功效,只不过有很多居心叵测的人传出了非常多的谣言,以至于穿山甲无奈的被迫上了餐桌,鳞片用也来做药逐渐被捕捉殆尽成为珍稀物种。
一.穿山甲为何逐渐成为濒危物种
穿山甲对于自身的生存环境要求非常的苛刻,就目前而言他相比国宝大熊猫来说还要珍稀,一是人为的恶意捕捉,在很多人的思想里认为越是珍稀的物种它的药用价值就越大,会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于是就给穿山甲冠上大补之物的名头,殊不知很多的野生动物的身体中都带有各种病原的微生物,高温并不能够把他们除去,反而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危害。
其次是穿山甲对于自身的环境和食物要求也非常的苛刻,这也是让穿山甲从二级保护动物升级成为一级保护动物的原因之一,穿山甲主要的食物是以白蚁或者蚂蚁等昆虫为食物,但是蚂蚁的数量毕竟有限一只穿山甲每天至少能吃掉几斤的蚂蚁,再加上他们每年只繁殖一胎每胎也只有一个孩子,对于温度环境也比较苛刻,同时再加上人为的影响就非常的局限了他们的物种繁殖。
二.拒绝野味保护珍稀物种
穿山甲本就是一只胆小无害的动物他没有牙齿一身坚硬的鳞片给予了他完美的防御,却躲不过人类的好奇心,所以我们应该管好自己的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为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让这些胆小又可爱的濒危生物们拥有和我们同样生存的权利吧。所以穿山甲从药典中出名是非常明确的,它的药用价值完全可以用其他药材来代替,就比如“路路通”“黄花菜”“通草"和"王不流行"这些中药材和穿山甲的功效都非常的相似价格也非常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