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中出现了哪些工程地质问题
汶川地震诱发的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震裂山体)和泥石流等主要次生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及特征进行了较系统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强震诱发滑坡灾害发生特点与岩性结构和地形条件有较明显的关系,在硬岩、软岩和松散堆积物分布区,滑坡的启动、运动和停积形式有较大的差别,但总体上都具有高速、高动能、强大动力等特征。强震诱发的崩塌主要包括高位大型崩塌;小规模块石崩落、抛射;崩塌诱发大规模滑坡3类。强震条件下大多数崩塌都表现出一定的水平抛射特征。强烈的地震动力使极震区众多山体大范围震裂松动,形成了大量震裂山体。这些震裂山体的地表裂缝具体又可细分为断裂裂缝、震裂裂缝和滑裂裂缝3类。汶川地震形成了巨量泥石流物源,再加玉树大地震什么时候发生的,死了多少人?
2010年4月14日上午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
玉树地震已造成2698 人遇难,其中已确认身份2687 人,无名尸体11 具,失踪270 人。已确认身份的遇难人员:男性1290 人,女性1397 人。
玉树地震破裂带:
震前结古镇地区的主要灾害隐患点为泥石流,震后引发了多处滑坡、不稳定斜坡及崩塌等地质灾害,使地质灾害险情加剧。
地震造成地质灾害隐患点增加的原因:
一是地震直接松动斜坡岩土体,造成区内不稳定斜坡的数量大幅增加,在降雨及地震作用下,发生滑动的可能性增大;
二是地震引发的大量崩塌、滑坡堆积物使沟谷内的松散固体物质数量急剧增加,在暴雨作用下极易发生泥石流。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玉树大地震
山体滑坡会因何发生?
山体滑坡是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尤其是在土质层较松的区域发生暴雨,这样及可能诱发山体滑坡的发生。
山体滑坡就是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作用下,向斜坡下方移动的现象,山区群众很形象地称其为“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李铁锋说,一般来讲,坡度大于10度、小于45度,“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是容易产生滑坡的地形;斜坡上如果是厚层的松散土体,或者组成山体的岩石破碎,也是容易发生滑坡的地方。在河、湖(水库)岸边,道路的边坡等部位,也会发生滑坡。
发生滑坡的原因,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李铁锋指出,经常发生地震的地区,由于地震震动而使山体变得破碎、松散,这样的山体很容易发生滑坡;滑坡的发生与水的关系更加密切,暴雨和较长时间的持续降雨是发生滑坡的重要原因之一,雨水在斜坡上渗入到土体或岩石缝隙中,就会使岩石或土体的强度降低,在重力作用下就非常容易发生滑坡。所以说,发生山体滑坡的自然诱因主要是:地震、降雨、冰雪融化以及河流对斜坡坡脚的冲刷和浸泡等。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部堆载、爆破、水库蓄(泄)水、矿山开采等也可诱发滑坡。
专家表示:如果公众能多了解一些地质灾害知识,知道在什么样的地方、什么时候可能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这样的灾害,在灾难来临前采取正确方式逃离危险区域,就有可能保全自己,甚至还能帮助更多的人脱离危险。
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它的主要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震等等. 滑 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由于某种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崩 塌:是指较陡的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 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于降水而形成的一种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条件的特殊洪流.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自然现象. 滑坡发生的前兆:1、泉水复活;2、土体上隆;3、岩石开裂或被剪切玉树地震是哪一年?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发生6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发生在7点49分,地震震中位于玉树市区附近。
14日下午14时,青海玉树县7.1级地震已经发生了18次余震,余震活动频繁。 19日8时,中国地震局台网共记录到玉树地震余震总数为1206次,其中3.0级以上余震12次。
扩展资料
玉树地震破裂带
震前结古镇地区的主要灾害隐患点为泥石流,震后引发了多处滑坡、不稳定斜坡及崩塌等地质灾害,使地质灾害险情加剧。地震造成地质灾害隐患点增加的原因,一是地震直接松动斜坡岩土体,造成区内不稳定斜坡的数量大幅增加,在降雨及地震作用下,发生滑动的可能性增大;二是地震引发的大量崩塌、滑坡堆积物使沟谷内的松散固体物质数量急剧增加,在暴雨作用下极易发生泥石流。
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以玉树县分布最为密集,危害也最为严重。区内原有地质灾害隐患以滑坡、泥石流为主,地震作用造成崩塌、地裂缝的数量急剧上升,危岩危石数量增多,危害性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