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仙子有哪些特征?
(陈伟平)
南天仙子〔Hygrophila salicifolia(Vahl)Nees〕别名水蓑衣。为爵床科一年或多年生草本。原产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等东南亚热带国家。我国于1959年引种,现广东、广西、云南南部已有种植。以种子入药。味淡,性温。有解毒消肿的功能。外用于疮科。
一、形态特征
株高可达60cm。茎略呈四棱形节肿胀。叶对生,披针形,长2—9cm,宽7—15mm,全缘,叶柄长3—10mm。花3—7朵,簇生叶腋,淡紫色;苞片卵形或椭圆形,长4—6mm,被毛;花萼管状,长6—8mm,5裂至中部,裂片三角状披针形,被毛;花冠唇形,长约12mm,上唇2浅裂;雄蕊4,2强。蒴果长椭圆形,长约1cm,褐色。种子16—24粒,心脏形而扁,长约1mm,遇水显现白色密绒毛(图15—41)。
图15—41 南天仙子形态图二、生物学特性
(一)种子生物学特性
南天仙子种子必须贮藏在密封干燥的环境里,才能保存较长时间的生活力,用广口瓶贮藏7个月,出苗率仍达38.3%,贮藏于布袋中一个月,出苗率只有2%(表15—38)。播种期温度22—28℃,播后4—11天便出苗,出苗的快慢是随温度升高而缩短。种子生活力减弱出苗期也会延长(表15—38)。
表15—38 贮藏方法和贮藏时间对南天仙子种子生活力的影响
(二)生长发育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南天仙子为热带植物,冬季在开花结果期如遇低温,蒴果多不饱满,有空粒,但在极端最低气温6℃时,开花结实仍正常。喜湿,在田边、水沟边、溪旁潮湿肥沃的地方生长,白色肉质细根多,株高叶茂。喜肥,在沙性大,瘠薄易干旱的土地上生长,植株矮小瘦弱,寿命短,开花结果后即枯死,种植当年10—11月开花,12月至翌年2月果实成熟。
三、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应选潮湿肥沃的土壤种植。雨季前整地,除净杂草做畦或平地种植,根据当地条件,为便于管理,一般做畦种植。排水不良的地方宜作高畦,排水好的地方可作平畦,畦宽1.2—1.5m。
(二)繁殖方法
南天仙子是一种萌根力强的植物,除用种子繁殖外,还可用无性繁殖。
1.种子繁殖
每年1—2月采摘深棕色成熟的果实,由于宿萼的包裹不易开裂,要打裂果壳,脱出种子,筛净后稍晒,风干备用。种子随釆随播出苗率高,如种子采收期遇低温不能及时播种,需用玻璃容器或陶罐密封贮藏才不会降低种子生活力,育苗地宜选潮湿肥沃、灌溉方便的地方,畦土要打碎整细耙平,浇透水,种子拌和1∶10的干细土均匀撒播,再撒盖薄层肥土或筛过的堆肥,厚以不见种子为度。播种时,手及工具不要弄湿,以免使种子粘结成团,造成播种不匀。播后用草覆盖或用薄膜覆盖,保持土壤湿润。种子千粒重350—370mg,每平方米播种100—150mg。3—4月播种,月平均气温23—25℃,播后5—7天出苗,14天内基本出齐。出苗时除去覆盖物。苗期施肥应以氮肥为主,勤施薄施。待苗高5—8cm时进行疏苗移栽。12—15cm高时便可定植。
2.压条繁殖
选取横伸下垂的粗壮侧枝,将其弯曲压入土穴内,用土覆盖,稍压,埋入土中2—3节,浇水。在夏季压条7—10天生根,压后20—30天便可剪取定植。此外还可用扦插和分株繁殖。
(三)定植
6—7月雨季,选阴雨天定植,成活率高。按株行距30×40cm挖小穴,穴中施入腐熟有机肥料做底肥,每穴栽苗1—2株,培土轻压。栽后无雨需勤浇水直至成括。
(四)田间管理
1.中耕
种植前期应加强除草松土,到后期由于茎伏地生长,根布满土壤表层,不便除草松土,一般当植株布满地面已能抑制杂草生长,若有杂草只能用手拔除。每次收割后即加强除草松土。
2.追肥
定植后20天施1∶8—10稀尿水或25kg水加硫酸铵50g浇施;花果期撒以火烧土或腐熟有机肥料;每次收割后追肥。以促使重发新枝。
3.灌溉
苗期特别要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潮湿。果期正值冬、春低温干旱季节,要加强浇水,以使果实饱满充实。每次收割后结合施肥,及时浇水,促进新枝萌发。
(五)病虫害及其防治
1.蚜虫
以成、若虫吸食茎叶汁液,严重者造成茎叶发黄枯死。防治方法:参见红花。
2.桔臀纹粉蚧
〔Planococcus citri(Risso)〕
以成、若虫吸食茎、叶汁液。防治方法:参见印度罗芙木。
四、采收与加工
一般在定植后当年12月底至次年1月果实开始成熟,2月为果熟盛期,熟果是深棕色,皮干质硬,不开裂。可待绝大部分果实成熟后,在离地12—15cm处用刀或枝剪将整株割下,置于水泥地晒干后,用木棒捶烂果荚,脱出种子,筛去杂物,即成药用商品。以干燥、粒大、饱满、无杂质者为好。
天仙子的物种区分
过去尚有一种进口天仙子,商品习称南天仙子,为爵床科植物水蓑衣(参见大青草条)的种子。外观呈扁平类圆形,基部不对称,略呈心形凹入,种粒比真品天仙子稍大,直径多在1毫米以上,表面浅棕色,较平滑,镜下观察无网纹或突起,但边缘有一圈灰黄色透明物,遇水则成粘液状。基部亦有种脐,但脐点微凹。用牛奶浸泡检验:奶液无发黑现象;闻之无臭,口尝味淡。曾习用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此种进口天仙子,与上述天仙子截然不同,不能同等使用。
南天仙子有哪些药用价值?
南天仙子为爵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种子入药。味淡,性温。有解毒消肿的功能,外用于疮科,为疮科除脓拔毒的外敷药。原产印尼、马来西亚及泰国等东南亚热带国家,我国海南,广东湛江、广州及广西东兴,云南等地曾引种,并能正常开花结果。用种子繁殖,也可用压条繁殖。
南天仙子为热带植物,冬季在开花结果期如遇低温,蒴果多不饱满,有空粒。喜温湿气候,喜肥,宜在肥沃的壤土种植。
南天仙子的压条繁殖是怎样做的?
南天仙子的压条繁殖:选取横伸下垂的粗壮侧枝,将其弯曲压入土穴内,用土覆盖,稍压,埋入土中2~3节,浇水。在夏季压条7~10天生根,压后20~30天便可剪取定植。此外还可用扦插和分株繁殖。
定植,于6~7月雨季选阴雨天定植,定植地应选潮湿肥沃的土壤种植。整地时按当地条件,为便于管理,一般应做畦,排水不良的地方宜作高畦,排水好的地方可作平畦,畦宽1.2~1.5米。栽种时,按株行距30厘米挖小穴,穴中施入腐熟有机肥作底肥,每穴栽苗1~2株,使根舒展,培土轻压,并浇水,如天旱无雨应常浇水保湿,直至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