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其独特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资源,对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净化环境、调节气候具有重要作用。保护湿地资源与生态环境,不仅关乎湿地生物多样性的维护,也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这一背景下,湿地自然保护区在中国的生态保护体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典型的次生内陆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不仅为湿地生态系统的监测与演化研究提供了天然实验室,其总面积达到64027公顷,为生态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该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面积分别达到21358公顷、17609公顷和25060公顷,形成了完整而层次分明的保护区结构。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丹江湿地的另一大亮点。保护区中栖息着众多珍稀野生动物,包括黑鹳、丹顶鹤等国家一级保护物种,以及大鲵等3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同时,连香树、河南省保护野生植物、以及22种河南省特有的植物等,构成了保护区独特的生物多样性。
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不仅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区提供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屏障。作为过滤与净化的天然湿地,丹江湿地在水质改善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使得丹江河口的水质达到了地表水Ⅱ类标准,部分指标甚至达到Ⅰ类标准。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使得丹江口水库的年平均可调出水量达到141.4亿立方米,一般枯水年可调出水量约为110亿立方米。
建立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于保障南水北调工程源头区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以及确保京津地区饮用水质量和华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均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此外,保护区的设立对于保护特有物种资源、维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扩展资料
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淅川县境内,总面积64027公顷,其中陆地面积31458公顷,水域32969公顷,是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以保护水生和陆栖野生生物及其生境共同形成的次生内陆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区域内生物资源丰富,有中国一级保护动物白鹤、朱鹮等,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鸳鸯、隼、锦鸡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香果树、杜仲、银杏等。保护区的兴建,对保护物种资源、维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等方面将产生重要作用。
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划范围
河南丹江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范围覆盖了大石桥乡、滔河乡、金河镇、盛湾镇、老城镇、仓房镇、马蹬镇等7个乡镇,总面积为6.4万公顷。保护区内的林地面积约为2.7万公顷,水域面积为3.7万公顷。从整体上看,保护区总面积为64027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为21358公顷,缓冲区面积为17609公顷,实验区面积为25060公顷。该保护区位于河南省淅川县境内,地理位置在东经111°12′34″—111°39′49″,北纬32°45′25″—33°05′27″之间。保护区的东界从马蹬镇四棱寨(531米高程点)开始,向南经过老母崖、太白寨东至马蹬镇与香花镇分界处,然后沿着水面分界线至仓房镇东沟村梁脊。南界则从仓房镇东沟村梁脊出发,经过石膏山285米高程点、毕家营197米高程点、范家营245米高程点,直至王庄323米高程点为止。
保护区的西界从豫鄂省界开始,向北经过太白岩1010.6米高程点至女花寨1086米高程点,再从杨家脑789米、896米、881米高程点到阴坡,沿着河流向北至杨岗362米高程点,再到盛湾镇政府东289米高程点,最后到达宋湾210米高程点,继续向西北经过滔河乡牛头寨363米高程点,再到豫鄂省界、凤凰头303米高程点,最终抵达大石桥乡磨峪湾南部321.6米山顶。
保护区的北界从大石桥乡磨峪湾南部321.6米山顶开始,向东经过凤凰寨713米高程点、雷峰垭621米高程点、马沟286米高程点,直至秧田300.7米高程点。然后沿大石桥乡—老城镇公路向西南,经过老城镇政府南210米高程点、天井漫482.5米高程点,最终到达金河镇杜湾西北梁脊至杜湾对面梁脊,最后向南至马蹬镇四棱寨(531米高程点)为止。 扩展资料
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淅川县境内,总面积64027公顷,其中陆地面积31458公顷,水域32969公顷,是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以保护水生和陆栖野生生物及其生境共同形成的次生内陆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区域内生物资源丰富,有中国一级保护动物白鹤、朱鹮等,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鸳鸯、隼、锦鸡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香果树、杜仲、银杏等。保护区的兴建,对保护物种资源、维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等方面将产生重要作用。
丹江口水库在哪里
丹江口水库位于中国湖北省与河南省交界处,北邻河南省,南接湖北省丹江口市。该水库是汉江中上游的水域,跨越湖北和河南两省,被认为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自1973年丹江口大坝下闸蓄水以来,形成了横跨湖北、河南两省的水库,由汉江库区和丹江库区组成。钓鱼爱好者可以在丹江口水库体验钓鱼乐趣,尤其在冬季使用筏钓方法,有机会钓到翘嘴、鲫鱼和鲤鱼等鱼类。该水库的水质连续25年保持在国家二类以上标准,属于优良水质。
丹江口水库不仅是国家级水源保护区,还是中国重要的湿地保护区和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它的水源主要来自汉江及其支流丹江,多年平均入库水量为394.8亿立方米,多年平均面积超过700平方公里。2012年丹江口大坝加高后,水库的水域面积扩大至1022.75平方公里,蓄水量增至290.5亿立方米,因其壮丽的景观,被誉为“亚洲天池”。
丹江口水库移民政策
丹江口水库移民政策调整和扶持举措旨在改善移民生活和促进库区发展。主要影响区域包括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湖北丹江口市的郧县和郧西县。国家对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移民补偿和安置政策进行了重大更新,提高了前期补偿补助标准,强化了移民安置制度,并加大了对2200多万农村移民的后期扶持力度。 新修订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规定,征收耕地的补偿标准为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16倍,以确保移民生活水平不降低。搬迁费和个人财产补偿直接由县级政府全额支付给移民,移民住房自主建造,政府提供统一规划的宅基地,但不得强制规定建房标准。针对后期扶持,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明确提出近期目标是解决移民温饱和基础设施问题,长期目标是改善移民生活条件,促进经济发展。2006年6月30日前的水库移民为现状人口,2006年7月1日后的为原迁人口,中央对这些人口提供20年的扶持,每人每年补助600元。资金的发放方式可以是个人补助、项目扶持或两者结合,具体由地方政府根据移民意愿和群众意见决定。 这些政策调整标志着中国水库移民工作进入新阶段,旨在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移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
扩展资料
丹江口水库,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中国重要的湿地保护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丹江口水库位于汉江中上游,由1973年建成的丹江口大坝下闸蓄水后形成,横跨鄂、豫两省,由丹江库区和汉江库区组成。水库水源90%来自汉江、10%来自汉江支流丹江。水库多年平均面积700多平方公里,2012年丹江口大坝加高后,水域面积将达1022.75平方公里,蓄水量达290.5亿立方米,被誉为“亚洲天池”。丹江口水库水质连续25年稳定在国家二类以上标准,水质保持优良。2014年秋后,将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省市沿线地区的20多座城市,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
丹江口水库的作用是什么
丹江口水库,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中国重要的湿地保护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丹江口水库位于汉江中上游,由1973年建成的丹江口大坝下闸蓄水后形成,横跨鄂、豫两省,由汉江库区和丹江库区组成。丹江口水库多年平均入库水量为394.8亿立方米,水源来自于汉江和丹江。水库多年平均面积700多平方公里,2012年丹江口大坝加高后,水域面积将达1022.75平方公里,蓄水量达290.5亿立方米,被誉为“亚洲天池”。丹江口水库水质连续25年稳定在国家二类以上标准,水质保持优良。2014年秋后,将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省市沿线地区的20多座城市,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重大影响:汉江总长度的四分之三以上,流经湖北省境内,在湖北的中部和长江一起,冲积形成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湖北省重要的城市集群——江汉平原。从丹江口水库调水之后,汉江中下游水量大幅减少,将对湖北中部,汉江沿线众多城市的生产和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带来重大不利影响。为缓解从汉江调水后对湖北的不利影响,在湖北省的荆州区和潜江市之间,兴建中国现代最大的人工运河——引江济汉工程,以长江水补给汉江下游。
http://baike.baidu.com/view/1881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