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知道一种东西的药性的?

都说李时珍尝遍百草,那么他是怎么分辨出这种东西的药性的?

有人提问:“古人是如何知道一种东西的药性的?”这个问题不但是很多朋友想问的,也是张大夫自己感兴趣的。今天我也来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大家一起探讨。

首先说,在古代没有仪器能够检测一个东西是否具备药用价值,所以在就有了“神农尝百草”这种说法。而“神农”这个人物不可能有各种疾病状态,所以说即使他尝过百草,也不会全部验证百草具有对某种疾病的治疗价值。说得更加通俗点,你连某个病都没有,即使是你尝了百草,那治疗价值到底怎么样,也没法说啊。我想这一点是很多人心里面一样有疑问的地方。所以说,古人对于一个东西药物属性的界定,肯定不能来自于一个人。即使是后期如何神化一个人,一个人也肯定干不成这个事。

那么,我们的古人如何认识不同东西的药物属性和治疗效果的呢?我个人觉得,还是实践出真知。中国的古人,一代一代在实践中遇到问题和疾病,于是在实践中找解决方法,时间久了就对很多东西的药物属性认识清楚了。或者说“神农尝百草”这句话里,神农可以是很多人,而非一时一人之功,认识过程肯定跨越很长时间,汇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和智慧。而不能简单地认为,在古代出现了一位叫“神农”的神仙,他尝遍了百草,他一尝就知道了百草能治疗什么病。

这个事就像《黄帝内经》一样,《黄帝内经》这部中国古典医学巨著,虽然名字有“黄帝”二字,但是其中内容也是一个跨越很长时间,汇聚了很多人的智慧而成。如果谁非要说《黄帝内经》是“黄帝”自己写的,那就大错特错了。说得更加通俗点,黄帝即使是在几千年前那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啊,哪里有那么多时间写一本医书呢?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关于古人是如何知道一种东西的药性的这个问题,张大夫认为古人是在生活实践中一点点认识不同东西药性的,这其中会有一些聪明人,他们认识得更多、更快,还记录了下来,这就逐渐汇聚成了我们神农尝百草

古代医者是怎么准确的判断中草药的性、味、归经的?

古代医生判断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是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很多人抛开中医的理论,以单纯的医疗实践来解释药物的性味是不确切的。简单的理解为“入口知味,入腹知性”,必然有失偏颇。实际上,药物的理论支点还是根于中医阴阳理论和中医整体观念,现将收集到的资料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仅供参考:


一.气味是判断药性的主要依据

这里的气和味是分开谈的,气可以理解为鼻子闻到的气味;味是口中尝到味道,鼻与口上下之间也要分阴阳,中医认为鼻吸天之清气,属阳,口尝地之五谷,属阴,所以,《内经》说“鼻通天气,口通地气”。


气为阳,味为阴~《黄帝内经》


气味偏盛的药物,多属阳,升浮发散而走表,走阳经,走六腑,药性多性温或微寒。味道偏盛的药物,沉降收敛而有里,走阴经,走五脏。药性多性寒或微温。气味俱盛的药物,升降兼备,表里通入。气味俱薄的药物,多轻浮走上,走而不守。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黄元御。


1.气属阳,阳主动

①气味清香柔和,为气之薄,属阳之阳,可作用于体表上部,升浮发散以驱邪。药性多微寒或微热,例如荆芥,防风,羌活,菊花,陈皮,柴胡。


作用到体表的药物,因肺主皮毛多入肺,发散走窜的药物,有疏泄之作用,多入肝。


②气味臭浊浓厚,为气之厚,属阳之阴,可作用于体内下部,沉降运动。药性多大寒或者大热。例如大黄,芦荟臭浊通下,附子,肉桂,气味辛辣,入下焦温阳。


作用于体内的药物,因脾肾为先后天,多入脾肾。


气薄则发泄,气厚则发热~《黄帝内经》


③气味辛辣者,属发散走窜,振奋阳气,例如生姜解表,细辛通经;


气味甘香者,如炙黄芪,炒白术,炒扁豆,均能补气,补脾胃中焦。


辛甘发散为阳


气味酸者,有收敛之性,山茱萸,五味子,石榴皮均可收敛。


气味苦者,有涌泄之性,例如黄连。


酸苦涌泄为阴


黄芪

2.味属阴,阴主静


①味道属阴,以五味配地之五行,味辛辣者,禀赋金气可收敛下降,例如生姜止呕,薄荷疏肝是以辛辣味行金以制木。


味酸入肝,主温升,例如山茱萸温养肝脏,以振作精神。


味苦入心,主火热,苦味轻的药物,属心火之本性,因火性炎上,药性温燥而升,例如淫羊藿,锁阳,防风;苦味极重者,物极必反,反而沉降通泄,例如黄连,龙胆草。吴茱萸苦而气味辛辣,禀赋阳性,虽然降逆,但药性温热。


味甘入中焦脾胃,土爰稼穑,主温养,可升可降,例如:黄芪小量温养而升,大量温养而降。


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形,或取其质~清.徐灵胎。


麻黄

④质地清轻的药物,花类叶类入药,多升浮发散,主运动属阳,作用于体表皮毛,多入肺经,药性性温或微寒。例如麻黄,浮萍,荆芥,防风,苏叶,菊花,桑叶。


苏叶,色紫赤,枝叶空通,犹如卫气昼行于阳而夜行阴,叶能发汗者,血液之汗也~清.张志聪


⑤质地沉重者,多有潜阳降气,药性属阴多寒性,例如赭石,磁石,牡蛎等。


⑥药用部位为根茎,需要滋养地上枝叶,多是向上升的运动力量,主温养,发散,例如黄芪的温养,羌活的发散。


⑦药用部位为种子,有瓜熟蒂落之势,作用力量多向下,有降气化痰收敛的功效,例如,苏子,白芥子,牵牛子降气通下,金樱子沙苑子收敛肾气。


综述:古代医者用气,味,形,质综合分析每一种药物,在结合应用经验确定了中药的性味功效,药物常一药而多用。

发达的古代,古人是怎么知道大自然中每种植物的药性

通过对植物习性的研究,加上亲自的尝试得出植物的药性。在三皇五帝时期记载的就有神农尝百草的故事,神农氏为了能治病救人,多次深入高山峡谷品尝百草,来了解归纳每种植物的药性,最后因尝断肠草而逝世,后人为了纪念他,尊他为药王神。

古人是如何发现和鉴定中药的特性?

古人都是通过自身不断的尝试来鉴定中药的特性,比如神农尝百草,但是最后中毒而死,还有李时珍尝百草,写出本草纲目。他们都是通过尝和闻药物本身的味道来发现的。总之,一切都是靠时间得出来的真理。

一代“药圣”李时珍是怎样确定草药的药性的?

这个寒假因为疫情逼出了一群厨师,刮起了全民做凉皮的风,我在家也不例外,缠着奶奶做了凉皮,这个过程真的是令我大开眼界,不禁问奶奶:“这凉皮是谁发明的呀,他怎么知道这淀粉要这么做,淀粉又能做成凉皮呢?”奶奶笑着说,因为有人尝试过的呀!就像之前我们缺粮食吃的时候,也没人知道槐树花能吃,但是有人去尝试了,发现是可以吃的,后来大家就都吃了。

在很早之前科学技术落后的时候,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都是茫然的,很多植物对于人类来说都是陌生的,人们并不知道它到底是有毒的还是安全的,中国人和植物是离不开的,因为中草药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都离不开的。俗话说:“是药三分毒”,神话传说“神农尝百草”也是大家所熟知的。总会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去尝试新的事物,正是因为这样,现如今我们才得以对大自然的生物有了多重认识。

根据以前相关医书的记载我们发现,古人对中药的研究都是经过发现、尝试、验证。最后将自己的发明发现记录成册,最后才有了我们现如今如此丰富的医学巨著。就拿李时珍来说,能够完成将近200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他也借鉴了不少记录在册的中草药,虽然明朝时期中草药的种类已经十分丰富,借鉴的经验也十分充足。但毕竟学无止境。还是会有许多医学发现需要自己亲身实践。

李时珍为了准确辨别草药,他跋山涉水,向渔夫、农民、药工,甚至是捕蛇者学习,寻找药书中没有记载的药,验证已经记载的药。这一走,便是27年。我们大家都听过神农尝百草这个神话故事吧。传说中深浓的整个身子是透明的,可以看看到他的五脏六腑,这样就能够看到草药在他体内的变化,当然这只是一个神话故事,实际上我们祖先对于中草药的研究,更多的是靠一次又一次的实践。

中草药的研究已经历经了几千年,李时珍也是在前人积累的经验基础上,对已有的认知进行验证,再对未知的事物进行探索,要说他为什么能够这么准确定性草药,其实都是实践出真知,没有一遍又一遍的实践是不可能一下子就片面定性的。在我们看来好像很轻松,但其实每一种草药的定性都经历了一遍又一遍地尝试。就如同我们如今随处可见又廉价的灯泡,是爱迪生尝试了一百多种材料才发明出来的,每一中草药的功效也是古人一遍又一遍的尝试之后才得到的。

李时珍为中国医学乃至世界医学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草纲目》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他的实践和贡献给后世人很大的启发,后人也在他的 研究基础上继续进行尝试研究,才有了如今博大精深的中医学。

文章标签:中医李时珍植物养生保健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