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 清 · 纳兰性德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不知道是什么事萦绕心怀,难以放下,醒时醉时都一样无聊难耐,就是梦里也没有到过谢桥。 纳兰此阕〈采桑子〉,文字迹近白描,直抒胸臆,配合巧妙浑成的转用典故,而含蕴言外之悲,呈现出令人低回不已的情致,别有风味;此刻秋夜将阑,心中浮现纳兰一句词语:「一片幽情冷处浓」(注五),或许差可比拟这阕悲婉凄楚的〈采桑子〉吧。 纳兰的爱情词作中,不乏朦胧隐晦之作,就像这首词,虽然写得明白如话,但却又无事可寻。不过从笔调看来,应该是表达纳兰对一位情人的怀念之情。上片侧重“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这句诗什么意思,表达了什么感情?
意思是:在这不眠之夜,不知道是什么事情萦绕在心头,让人是睡是醒都诸般无聊,梦中追求的欢乐也完全幻灭了。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纳兰词》。
纳兰的爱情词作中,不乏朦胧隐晦之作,就像这首词,虽然写得明白如话,但却又无事可寻。不过从笔调看来,应该是表达纳兰对一位情人的怀念之情。上片侧重写景,刻画了萧萧雨夜,孤灯无眠。下片侧重写不眠之夜,孤苦无聊的苦情。全词以清婉笔调写相思,“瘦”字镂尽风神,尽得其妙。
扩展资料:
这是一首爱情词,抒写了对情人的深深怀念。容若的词有个特点,读起来平淡无奇,但回味心头时,却又百味杂陈。正如梁启超所说的那样,纳兰容若的词是“眼界大而感慨深”。的确如此,纳兰深谙词之大义,他把一个个汉字巧妙地串成最美丽的篇章。
作者简介: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出处是?什么意思?
出自清代词人纳兰性德《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意思是:在这不眠之夜,不知道是什么事情萦绕在心头,让人是睡是醒都诸般无聊,梦中追求的欢乐也完全幻灭了。
原文为: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翻译为:
是谁在翻唱着那凄凉幽怨的乐曲,伴着这萧萧雨夜,听着这风声、雨声,望着灯花一点点地燃尽,让人寂寞难耐、彻夜难眠?
在这不眠之夜,不知道是什么事情萦绕在心头,让人是睡是醒都诸般无聊,梦中追求的欢乐也完全幻灭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该词的具体创作年份未知。纳兰的爱情词作中,不乏朦胧隐晦之作,就像这首词,虽然写得明白如话,但却又无事可寻。不过从笔调看来,应该是表达纳兰对一位情人的怀念之情。
思想主题:
这是一首爱情词,抒写了对情人的深深怀念。上片侧重写景,刻画了萧萧雨夜,孤灯无眠。下片侧重写不眠之夜,孤苦无聊的苦情。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多,其词作尽出佳品,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纳兰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纳兰性德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何解?
翻译:不知道是什么事萦绕心怀,难以放下,醒时醉时都一样无聊难耐,就是梦里也没有到过谢桥。
原词: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
清 · 纳兰性德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翻译:无论是清醒还是借酒消愁,都难以忘怀,感到很无奈和也很惆怅,因为总是想起对方,所以连做梦都想跟他/她去约会或相见。
扩展资料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描写爱情的词。上片侧重写景,刻画了萧萧雨夜,孤灯无眠。下片侧重写不眠之夜,孤苦无聊的苦情。全词以清婉笔调写相思,“瘦”字镂尽风神,尽得其妙。
创作背景:该词的具体创作年份未知。纳兰的爱情词作中,不乏朦胧隐晦之作,就像这首词,虽然写得明白如话,但却又无事可寻。不过从笔调看来,应该是表达纳兰对一位情人的怀念之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