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倍 黑麦草 是不是转基因的?
转基因只是将一段的DNA片段插入原有的基因组。黑麦草原来是2倍体,从2倍体变成了4倍体只能算染色体加倍,属于染色体工程,而不是转基因。 简单的来说,转基因是长度几百到几K的序列插入(有可能插入一个,也有可能是多拷贝)。而染色体工程涉及的是半条,整条,多条,甚至加倍的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或减少。 PS: 转基因没有那么可怕啦。多年生黑麦草的品种和类型有哪些?
多年生黑麦草种子有很多品种,主要有卡特、美达丽、爱森特、托亚、匹克威、太阳岛等。
1、卡特
卡特的发芽速度较快,生长条件适宜能够快速形成一片草坪,卡特的叶子颜色深绿,植株生长较低,耐寒耐旱性好,抗病性也极强,适宜中性土质生长,对土质要求不高,黄土地、黑土地、沙质土地均能够生长。
2、美达丽
美达丽抗病、抗旱、抗高温能力较强,配合暖季型的高羊茅、狗牙根能够种植出一年四季常绿的草坪,这种草体内含有丰富的内生菌,能够有效防御食叶型昆虫、红线虫、叶锈病、褐斑病的侵害。
3、爱森特
爱森特生长稠密、抗寒、抗旱,叶子质地较细腻,草坪密度较高,抗高温较其他品种好一些,同样爱森特种子的植物内生菌感染率高达90%以上,增强了植株的抗病抗虫害能力,作为草坪草种在合适不过了。
4、托亚
托亚的抗旱、抗寒、抗耐践踏性好,建植速度快,并且颜色突出,与其他草坪多年生黑麦草品种相比,托亚的生长更稠密,叶子更细,更加耐践踏,春季返青也比较早,坑病能力同样也很强,在我国很多地区,托亚的草坪都显示出了很多优点,许多高强度草坪大多使用托亚草坪。
5、匹克威
匹克威的耐高温、抗寒、抗病能力突出,颜色深绿,是一流的黑麦草品种,一般情况下,多年生黑麦草种叶子质地越是粗糙的品种,植株建植速度越快,但是匹克威却很特殊,他的叶子细腻,建植速度却很快。
6、太阳岛
太阳岛是多年生黑麦草品种,深绿色的色泽极强的抗病虫害能力深受广大种植者的喜爱,即使是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太阳岛也是能够展示他的抗病能力,并且太阳岛的出苗速度很快,能够很快形成草坪。
黑麦草适宜在什么地方栽培?
黑麦草适合在气候温和的地区栽培。在欧洲、不列颠群岛、新西兰、澳大利亚和美国,广泛用于放牧和收获干草。因为它适应性广,而且是家畜主要的饲草,因此一些国家对黑麦草正在进行生理学、遗传学、营养价值和适宜的栽培管理措施等方面的重要研究。
随着黑麦草种植面积的扩大,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人们对黑麦草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要求选育出绿色期较长、耐热性较强、耐瘠薄、高产优质的系列黑麦草优良新品种。人们已开始采用高新技术来进行种质资源的选育研究,其中一项便是应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新品种培育。20世纪30年代就有人进行了黑麦草和苇状羊茅属间杂交及杂种的细胞学研究。据报道,国外已经育成了四倍体黑麦草新品种,并在生产上得到应用。然而,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的研究一直落后于双子叶植物。但近年来,黑麦草原生质体培养和植株再生的研究进展很快,Dalton(1988)和Crecmers-Molcnaar等(1989)以及陈文品等(1989)分别从多花黑麦草和多年生黑麦草获得了原生质体再生白化苗和植株,为牧草的基因工程和细胞融合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多年生黑麦草由于高度自交不育,用传统的方法进行黑麦草育种,进展一直很慢。生物技术的兴起为黑麦草的育种提供了一条新路。早在1975年,Dale就对黑麦草的分生组织进行了组织培养研究。1981年,Dale又报道了黑麦草幼穗和茎节的组织培养。1988年,Dalton报道了高羊茅和黑麦草的细胞悬浮培养,至此,黑麦草的生物技术育种的研究正式展开。1995年,Spangenberg等人首先用基因枪转化法得到黑麦草转基因植株。但就国内而言,利用生物技术对黑麦草进行遗传改良方面的研究很少。为此,有必要对黑麦草的组织培养进行系统的研究,以便利用生物技术对黑麦草进行遗传改良。
许多学者对黑麦草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基础研究,为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上,用四种4核苷酸的SSR标记分析多年生和多花黑麦草,每种的DNA样品包括3~6个栽培品种,结果显示2个种的DNA图谱差异明显。虽然两种黑麦草之间的图谱较相似,但也有许多SSR标记可以区分之,在栽培品种之间也存在少量指纹差异,它们可以鉴别栽培品种,其中一个SSR标记[AC(GACA)4]能够有效地区分黑麦草。Bert等采用17个引物对,3个同工酶,5个EST标记,确定了463个AFLP片段,用这些AFLP片段成功地构建了多年生黑麦草7个连锁群的高密度图谱,可以用于数量性状位点(QTL)的检测;Roldan-Ruiz结合荧光检测技术,表明在多种商品化的黑麦草品种中,AFLP存在极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这为黑麦草多种农艺性状QTLs的确定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到2002年8月20日,黑麦草属登录了475个Genbank号,是禾本科牧草中最多的。在这些序列中,极少数并不是来源于该属,涉及20个左右的种以及大量的变种(刘公社,2003)。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研究,遗传转化,开花调控研究,花粉特异表达,无融合生殖上从事了大量工作,这为新种质资源的创造奠定了基础。有的学者采用野生黑麦草种质资源来改良现有近缘作物品质。对大穗黑麦草生物学性状观察及叶片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等的测定结果表明,它具有较高的抗衰老能力和抗病性,为小麦的抗性育种提供了新的野生种质资源。
一年生黑麦草的品种和类型有哪些?
一年生黑麦草根据抽穗时间可分为早、中、晚熟品种,早型品种垂直生长能力比后两者强,更常用于刈割;晚型品种抽穗晚,牧草品质好,既适于放牧又适于刈割;中型品种介于两者之间。耐霜冻能力因品种不同有很大差异,北欧一年生黑麦草通常比其他品种更耐寒。一年生黑麦草品种又可分二倍体和四倍体,四倍体鲜产量比二倍体高,适口性也比二倍体好,二倍体比四倍体更耐寒,且干物质含量更高(潘全山,张新全,2002)。我国引进并选育了大量一年生黑麦草栽培品种,例如,长江2号、阿伯德、勒普、赣选1号、赣饲3号、上农四倍体、盐城、奥引1号、杰威、特高德等。
(1)长江2号多花黑麦草
长江2号多花黑麦草是四川农业大学和四川长江草业研究中心从1994年开始,将四川省主栽品种阿伯德和赣选1号多花黑麦草相间种植,自由传粉;应用分子标记技术作为辅助选择,经多年混合选择育成。该品种为禾本科黑麦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生育期229~236d;根系发达致密,分蘖多,茎干粗壮,株高165cm左右,高可达180cm。叶色较深,叶量大。花序长35~50cm,每穗小穗数可多达42个,每小穗有小花16~21朵,芒长5~10mm。种子千粒重2.5~3.5g。耐瘠、耐酸,耐寒、耐热、抗锈病。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鲜草产量75000~120000kg/平方hm,种子产量800~1100kg/平方hm。适于长江中上游丘陵、平原和山地温暖湿润地区种植,海拔600~1500米为最适区。宜于各种畜禽饲喂,无毒无害。
(2)阿伯德多花黑麦草
1980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从美国引入。四倍体品种,植株高110~130cm,秆粗壮、丛生。叶片长而宽(359mm×13.2mm),叶色较淡。稃的顶部和芒中下部呈紫红色。小穗基部第一花外稃无芒或短芒,种子较大,千粒重约3.1g。早期生长快,耐寒性强,在四川高原寒冷地区春播,从出苗到抽穗所需有效积温≥5℃仅为369℃。再生性较强,耐刈割。产草量高,一般产干草12000~22000kg/平方hm,品质优。可青刈青饲,亦可放牧。适应四川西北高原寒冷气候地区。
(3)勒普多花黑麦草
四川省畜牧兽医研究所1981年从瑞士植物研究所引入。植株高约110cm。秆粗壮,叶片长,深绿色、柔软下垂。花序长达30~40cm,小穗30~40个,每小穗含小花16~20朵,芒长5~10mm。种子千粒重2.5~2.8g。耐热性较强,在四川盆地栽种,越夏率65%~85%。亦较耐寒,耐湿。晚熟,生育期比一般多花黑麦草长。苗期生长快,分蘖早,分蘖多,叶量大。再生性强、耐刈、耐牧。抗锈病力强。产草量高、品质好。每公顷可产青草90000~105000kg,籽实520~600kg。适宜四川盆地、长江和黄河流域各省。
(4)赣选1号多花黑麦草
江西省畜牧技术推广站从伯克黑麦草中优选单株用秋水仙碱加倍后,又经Co-γ射线辐射种子三复合育种法选育而成。四倍体,一年生。株高120~130cm,茎秆粗壮,直径0.4~0.6cm,茎呈紫色。叶宽1.6~2.1cm,叶长37~48cm,叶厚,叶色浓绿。大穗大粒,穗长40~52cm,每穗小穗数34~42个,每小穗有小花14~21朵。千粒重2.6~3.1g。叶量大,叶披而不散。生育期180~293d,再生力强,抽穗成熟整齐一致;耐瘠、耐酸,较耐盐碱,抗病性强,适应性强,各种土壤都可种植。品质优,柔嫩多汁,适口性好,产鲜草60000~105000kg/平方hm,种子1500kg/平方hm左右。
(5)赣饲3号多花黑麦草
江西省饲料研究所从二倍体意大利黑麦草的自然变异中选择优良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四倍体。株高120~158cm,茎秆粗壮,叶片较宽,较长,叶色浓绿,分蘖多。穗状花序长51.9cm,小穗325个,颖果,具短芒,千粒重3.3g。冬性较强,耐热性较好,喜水肥。产干草17500~19000kg/平方hm。适应长江流域以南及黄河流域部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