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可以逃避死亡吗?生命有没有“永生”的可能呢?
没人希望自己变老,尽管人类为逃避死亡的过程作出了不少努力——从千年前熬炼的丹药到现在的各类补品,但死亡似乎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虽然漫长,却终会来临。
可……为什么生命会随着时间逐渐凋零?人类有可能逃避死亡吗?
在细胞层次上,死亡意味着细胞会停止分裂;或适用于特定的组织,如树叶在秋天从树上脱离。虽然人类已经有办法减缓(或加快)死亡来临的速度,但它仍会发生,只有少数生物例外……
“永生”的水母
科学家分析全球的已知生物后,发现只有一种生物才能称得上“永生”,它就是水母。让我们来回溯一只水母的一生:从水母幼体开始,它会先寻找一处坚固的地方栖息,找到落脚点之后,水母幼体就会发展成一块像水滴一样的胞囊(一端是有嘴的管状结构,另一端是水母特殊的脚用来移动),随着时间流逝,它会成长为一个小的息肉群。
在这个过程中,水母全部的细胞都会积极转化成各种功能的细胞,比如肌肉细胞会转化为神经元细胞。最终通过无性繁殖,这样的一个息肉群会复制出数百个一模一样的个体,当这些个体越变越大,就变成了水母的样子。
而当水母接近死亡时,甚至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重生”,使一只水母复制成数百个一模一样的水母,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世界五大洋中都充满了基因排列几乎一样的水母。
龙虾
龙虾也是理论上可以永生的生物,它跟水母不太一样,龙虾的超长寿命得归功于它们能无休止的修复自己的DNA。通常,DNA在复制的过程中,细胞每分裂一次,每条染色体的端粒都会变短一些。当端粒被消耗殆尽时,细胞就会立即激活凋亡机制,即生命步入终结。龙虾却没有这样的困扰,它的体内有一种端粒酶,可以促进端粒再生,如果条件允许的话,龙虾甚至能无限期地保持年轻。
端粒酶
端粒酶并非龙虾独有,人类的体内也有这种酶,只是在胚胎阶段后,人体细胞的端粒酶水平下降,并不足以不断重新构建端粒而已。
但龙虾的生长又有着独特的限制——它必须住在自己的壳里,龙虾可以越长越大,却无法改变自己壳的大小。这意味着每当龙虾长大一点,就要抛弃原来的壳,而每生长出一个全新的壳,都要消耗相当大的能量。最终,随着龙虾体型越来越大,龙虾自身根本无法承受这种巨大的能量收集,最终死于疲惫。
其实无论是水母还是龙虾,它们的“永生”都只存在于理论上,但它们对人类而言却是一个能够令人类逃避死亡的希望。然而事实却是:地球经过了46亿年的时间,还未发现有哪种生命可以实现真正的“永生”。在科学家真正揭开衰老的秘密之前,死亡就是这个世界最大的规则,没有生命能够逃避。
人可以避免死亡吗~~~~~~~~~~~~~~~?
不可以. 死亡是由衰老引起的.细胞的分裂和死亡不停进行让我们成长、衰老。如果细胞可以无限次分裂,则可以永生;如果细胞在某时刻停止分裂,则最终会死亡。 而很不幸,细胞不能无限的分裂,原因科学家们正在探索,其中最受欢迎的是端粒假说。根据端粒假说,细胞内控制分裂的DNA的两端有端粒,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加,端粒会越来越小。当小到一定程度时,细胞便停止分裂,所以细胞不能无限分裂,我们不能逃避死亡。人类为什么无法逃脱死亡,天注定的吗?
人类是没有办法逃避死亡的,死亡是生物的规律,是大自然更新换代必然的要求,大自然不可能容许人类一直生存下去而没有任何的改变,因为地球承受不了那么多的生物在地球繁衍生息,因为大自然除了的人类,还有其他的物种要照顾。
人类现在所研究的一些医学上的技术只是延长人的生命,这并不算是对大自然造成了一个太大的改变,因为延长人的生命之后,人们对要孩子的这种态度也发生了改变,以前可能是一家有三五个孩子,但现在基本上一家都只有一个孩子,人类的生育率下降了,那么总体人的总数就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所以大自然是容许这种行为的,但是如果有一天人类发现了能够让人永生的技术,那这个时候大自然就会站出来来反对人类。
永远不要怀疑大自然的力量,生气起来的大自然根本不是人类所能抗衡的,我们所做的一些破坏自然的活动,本质上都是在逆天而行,人类想要实现长生,也是在逆天而行,大自然不会容许任何一个物种永久的生存下去,给了他漫长的生命就会剥夺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说乌龟的生命很长,但他的活动能力就很弱,基本上没有什么主动的思维,智商也比较低,灯塔水母可以逆向生长,但它基本不具备繁殖能力,永远都只有这一个个体。
人类想实现真正的长生不死,还有非常非常长的路要走,除非有一天人类发现新的能够让人类生存的地方,不给地球造成太大的压力,空间足够大,有足够多的资源,能够容纳更多的人类繁衍生息,我们那个时候可能才会真正的迈向长生,至少短期内几百年几千年可能还是做不到的。
人最终都逃避不了死亡吗
关于死亡:生命是有限的,但爱不会消逝。
01
让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写遗嘱,
不要以为这样另类的情节只会在电影、小说中出现,
湖北文华学院一位辅导员就把这一幕“搬进”现实,
她要求校内110名大一学生每人写一份遗嘱和墓志铭,
以此来反思人生,切实规划大学生活。
在我国,人们对死亡通常讳莫如深,
年纪轻轻就立遗嘱、撰写墓志铭的做法,很容易被视为荒诞之举。
文华学院这种别具一格的教育方式一经曝光,立刻引起了沸沸扬扬的争论。
尽管这种教育方式独特且有所成效,但依然引发不少非议和指责。
中国传统文化避讳谈死亡,因为内心恐惧死亡,不谈论它是最好的心理防御。
02
扫墓,是大家在清明节当天必做的一件事。
然而,家里的小孩子往往会不明白其中的意义,
有的孩子往往会问:“人为什么会死呢?”“人死后去了哪里?”
面对这样的问题,很多家长往往只会说:
“他只是睡着了”,或者“他去天堂了”等等类似的话语一带而过
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03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25岁的女孩肖佳一年前失去了自己的外婆,
至今,只要看见医院的病床,肖佳就会放声大哭。
一年前,胃癌晚期的外婆住进西安肿瘤医院治疗,
远在外地工作的肖佳赶回来,
外婆拉着肖佳的手说想回老家,
可肖佳担心外婆的身体受不了路途颠簸;
外婆想吃咸菜,肖佳和父母却硬让外婆吃医生开的营养品;
外婆不想再做化疗,肖佳哄她“再做一次就会好”。
外婆弥留之际意识已不清楚,那一刻肖佳才忽然明白,
在外婆还能清楚地和她相处的时光里,
她和父母“只顾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全然没有顾及外婆想要什么”。
生者更要学会面对死亡,
中国传统文化避讳谈死亡,
这也使得国内教育缺失“死亡教育”一课。
死亡教育所涉及的是一个有关完整生命的课程,
关系到一个人如何认识死亡、临终如何面对死亡,
更关系到我们如何看待亲人的离去以及处理自己的哀伤情绪。”
04
事实上,欧美国家的死亡教育,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了。
《相约星期二》里的主人公叫做莫里施瓦茨,是个社会学教授。
他已年迈,患了绝症,受一家电视台的“夜线”节目采访,
被他十六年前的一位学生,
当今的作家、记者米奇阿尔博姆偶尔看到,
学生匆匆赶来看望即将离世的老师,
而老师则宣布要给这位学生上最后一门课,每星期一次,时间是星期二。
这样的课程没有一位学生会拒绝,
于是,每星期二,这位学生坐飞机飞行七百英里,赶到病床前去上课。
这门课讲授了十四个星期,
从第一个星期二——谈论世界,
到第二个星期二——谈论自怜
……
第九个星期二——谈论爱的永恒
……
第十三个星期二——谈论完美的一天,
最后一堂则是葬礼。
老师谢世后,这位学生把听课笔记整理了一下交付出版,
题目就叫《相约星期二》,
这本书引起了全美国的轰动,
连续四十四周名列美国图书畅销排行榜。
“如果早知道面对死亡可以这样平静,我们就能应付人生最困难的事情了。”
“什么是人生最困难的事?”米奇问。
“与生活讲和。”一个平静而有震撼力的结论。
当莫里设想自己的墓地时,他希望学生有空时能去墓地,还有什么问题尽管问。
学生说,我会去,但到时听不见你的说话了。
莫里笑了,说:到时候,你说,我听。
山坡上,池塘边,一个美丽的墓地,
碑文是“一个终身的教师。”
课程在继续,老师闭着眼睛静躺,
学生来了,老师早就嘱咐过:你说,我听。
“说说你遇到的一切麻烦问题,我已作过提示,答案由你自己去寻找,这是课外作业。”
境界,让死亡也充满韵味。
死亡,让人生归于纯净。
现在,莫里已长眠于地下,
却把课堂留了下来,
而且越变越大,已延伸到这里。
他只是一位普通的教师,
但他把人的生命价值真诚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对此,使我们不容置疑。
正如亨利亚当斯所说:“教师追求的是永恒;他的影响也将永无止境。”
是啊!虽然莫里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的精神及崇高的生命将得以永恒!
05
由最初的绘本到现在的校园教育,死亡教育在欧美国家已经相当成熟。
蒙大拿的儿童心理学家阿斯莫老师选择在文学阅读课上,
给孩子们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海盗伯里斯》。
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叫伯里斯的海盗,
他和他的海盗伙伴们身体强壮、贪婪大胆。
突然有一天,他们养的一只鹦鹉死了,
伯里斯和所有的海盗都哭了。
阿斯莫问:“同学们,
大家一直以为海盗是残酷没有感情的,
但为什么这个故事,
却是以海盗同情鸟儿死亡作为结束?”
然后阿斯莫与学生一起热烈讨论海盗与死亡的联系、生命的脆弱与珍贵等问题,原本冰冷的死亡话题,逐渐充满温情氛围,
孩子们表现出对死亡的理解和体恤。
阿斯莫认为,
儿童文学作品《海盗伯里斯》,
能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向孩子们说明对于任何人“死亡都无法避免”和“生命都十分重要”的观念。
阿斯莫老师认为,
死亡教育不应该局限在某本教材里,
如何通过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直面死亡才算成功。
06
我们国家对孩子的教育中,
也往往回避“死亡”这个话题,
但广州华师附中的学生们却提前为自己“策划”了一个葬礼。
近日,在华师附中“欧洲文化巡礼”选修课上,
老师给学生们留下了一道作业题目:
试想,如果有一天你离开了人世,
在你的葬礼上,
你的家人或朋友会如何回忆你?
同学们交来的作业让老师感到惊讶。
万骁扬的作文是这么写的:
大家在我的葬礼上有踏春般的愉快,
像与活着的我举行聚会般放松,
大家都为我加入自然的轮回而庆祝,
大家讨论着我精彩的一生,
讨论完后,
也许会有人感叹一句:“真希望他还活着啊。”
我也便满足了。
葬礼结束后,
他们会把一个刻着一个脚印与一颗心的石碑立在我的坟前,
石碑上写着:“脚步与心灵,是我丈量世界的尺子。”
彭荟作文是这样写的:
———亲人们先是安静地走过我的墓碑,
用双手摸索着碑上面带笑容的遗像,
当他们想到我已经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他们的泪水就会打住,一个遂愿的生命便是幸福的。
……他们对我真正的悼念,
是在失意时,回忆起我曾给过的温暖。
07
在国内,北京师范大学自2012年起也开设了“生死课”
授课者是心理学者陆晓娅。
“一开始,我并不特别看重学生们写在报告里的收获,
但当他们告诉我说,‘陆老师,上了这个课,我重新拿起画笔开始画画’;
或者说‘我去报了个架子鼓班’,
我就知道这是他们真的从“生死课”上收获了一些东西。”
还有一位学生,学了别人很羡慕的专业,
但是却感觉不到她的热情,
上了“生死课后”,开始烘焙面包了,
烤得非常漂亮,还教给许多人。
她一下子变得“热情”了起来,
找到了一种自己参与世界并在其中感到价值的方式。
中国是忌讳谈论死亡的,但其实“生死课”会唤起一些死亡焦虑,
适度的焦虑从心理学上讲,是有积极意义的。
死亡教育这个切入点会去探索从个体到人类所面对的各种挑战,
包括怎样去寻求自己的生命意义。
这种思考和探索会激发他去寻找自己的热情。
心理学家欧文亚隆说过,“没有充分活过的人最怕死”。
从这个意义上讲,死亡和生命是联系在一起的。
只有认识死亡,才能更好地认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