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江上游的水质和下游的水质有区别吗?
任何河流上下游水质是完全不同的。河流沿途会有其他水流入,同时水会溶解矿物。特别是现在水域内污染程度不同,上下游水质千差万别。河流上游和下游的水质哪个好?
一般河流上游水质好。因为大多河流上游流经山区,植被好,人口少,污染少。下游流经平原地区,人口密集,工业集中,污染严重。盘龙江的干流概况
1、水源不足,盘龙江源于松华坝水库,水量很少。
2、沿途经过昆明城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大量排入盘龙江。
3、河床前些年弄成了石头,没有水草,降低了河流的自身进化能力。
盘龙江最上段的中坝村,河水十分清澈,但到了廖家庙地段水质开始变坏。许多生活污水大量排进了河道,许多塑料袋漂在水面,两位正在打捞这些生活垃圾的保洁工说,他们负责的是从大花桥到霖雨桥三公里的河道清污工作,从早上七点到下午两点,要捞出至少400公斤的河道垃圾。 盘龙江横贯整个昆明坝子,千百年来流淌不息,孕育了异彩纷呈、内涵丰富的盘龙江文化。盘龙江自松华坝水库流出,将要流到昆明市区的小菜园立交桥至北河埂一段,旧时叫八大河,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八大河是昆明学生们春夏的好去处。盘龙江流到此处,来了一个S形的大转弯,在这个大转弯里,就是那个年代昆明青少年学子们的水上天堂。 云南大学、民族学院、昆明工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昆明冶金工校、昆明地质学校、昆卅中、昆七中的师生以及附近一些小学校高年级的学生和教师,都把八大河视为天然的游泳馆,那个时代的盘龙江水,清澈见底,盘龙江上的船家和盘龙江沿岸居民的生活、饮用水,都是取自江中之水。
八大河边是纤陌纵横的农田和树林,岸柳成行,春夏之季,这里人潮涌动,岸上、水中,全是攒动的人头。深水处,是游泳高手劈波斩浪、逆流奋进、一展身手的好地方。浅水里是初初下水,玩着“狗刨”和洗着“杵地澡”的男孩儿和女孩儿。跨河而过的铁路大桥上,站着一排排的跳水健儿,听到远方越来越近的火车汽笛声和列车前进的轰鸣声,一个手势,十几条身影齐刷刷地一起从桥上跃起,落入水中,列车在瞬间拖着长长的汽笛和轰鸣从桥上飞驰而过!他们玩的就是这份刺激和惊险!把肚皮露在水面上,仰面朝天,躺在水中,一动不动,懒懒地顺江下漂,接受母亲河的抚慰,蓝天、白云、岸柳、农田、村舍从自己眼前后退,尽享自然之美,这是八大河中的又一番玩法和乐趣!“旱鸭子”们在岸边帮水中的好友、同学守着衣服,乐滋滋地观览着水中的无限情趣!
八大河河心有一块突出水面的小岛,因形状酷似台湾,学生们便把其称之为“台湾岛”。攻占“台湾岛”,也是游泳爱好者们经常喜玩的一种水上游泳比赛游戏。一声号令后,一群青年学生一齐游向“台湾岛”,先期登陆者,即为“解放台湾”的功勋奖章获得者,“奖章”是从“台湾岛”上抠出的窑泥制作的。八大河,在过去那十多年的历史辉煌时期,潮起潮落,使旱鸭子变成了水性极佳的“水鸭子”,让周边大中学校的众多学子,有了一个大自然赐与的天成游泳水上乐园。时过景迁,岁月流逝,历史前进,八大河——盘龙江上的天然水上乐园,永远地从昆明学子的生活中消失了 这本《图说》成书以后,未经刊刻,现存只有一本道光年间的抄本,而且只有说而无图。从内容上看,不仅较详细地弄明白了盘龙江的来龙去脉,叙述了这条江发源于嵩明州的邵甸,曲逝迂逦,经松华,渡云津,经双龙,过南坝,向南注入滇池。并且对盘龙江的东西两大支流,也作了详实的考察,指出滇池水患频繁的原因,是由于江势北高南下,每骤雨而水便发,若遇积雨,立见沸腾,甚至水入人家,坏垣破壁,便昆明街头出现“老少男女,失所飘零,负携巷哭,寄栖箫寺”的悲惨景象。鉴于这种情况,孙髯翁提出了根治盘龙江的五条措施:一是“疏壅畅流”,主张对每段河道,组织当地百姓深挖,铲平滩阻,具体规定要挖宽一丈,挖深4—5尺,分段包干,完不成任务或不合规定要求者予以深究,并给予处罚,同时要建立岁修制度;二是“分势防溢”,建议在要害地段修建泻水闸及涵洞,使“环城一水,七脉分流”,有节制地泻入滇池,以减杀水势;三是“闭引水为害”,坚决制止盲目堵坝蓄水,并注意防止堤坝倾倒淤塞,着力疏挖龙须河和兰花沟等河道,使其免遭积雨而不致酿成大患;四是“改一水,锁群流”,力主查明昆明六河(盘龙江、银汁河、白沙河、宝象河、马料河、海源河)形势,通过彻底根治盘龙江,而对六河河水流量加以人工控制;五是“因时得所”,认为兴修水利,根治水患,施工要抓紧水涸季节和农闲时进行,工程要讲求实效和质量,因此必须引导得宜,布置有方,既不伤农,又见成效。
在清朝道光年间,昆明人林松从他的朋友家中见到流传极稀的《盘龙江水利图说》的抄本,阅读之后,认为:“至源至委,对利之所在,害之所积,言之最详,以及疏之所方,导之何水,靡不筹之最当。”这样的客观评价是极为公允的,也是实事求是的。的确,像孙髯翁这样一个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不仅“无心于仕途功名”,“傲然不群”,并且还能关心他所居城市的水患给百姓带来的灾难,从而提出防治措施,这在当时来说,实在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这位才华横溢,以题咏大观楼闻名于后世的诗人,虽然已过世200多年,但“长联犹在壁”,《盘龙江水利图说》的专著,也还幸存人间,这对我们今天规划滇池水利排灌系统,改善滇池周边生态环境,对滇池进行生态恢复和保护,仍可取到借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