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系统介绍下假单胞杆菌的生物特点?
直或略弯曲杆菌,多单生,大小为(0.5-1.0)um*(1.5-5.0)um。无芽孢,端生单根或多根鞭毛,罕见不运动者。本属菌营养要求不严,属化能有机营养型。多数为好养菌。大部分菌种能在不含维生素、氨基酸的培养基上很好的生长。有些种能产生不溶性的荧光色素和绿脓菌青素、绿菌素等蓝、红、黄橙、绿的色素。本属菌具有很强分解蛋白质和脂肪的能力,但能水解淀粉的菌株较少。本属菌种类繁多,广泛存在与土壤、水、动植物体表以及各种含蛋白的食品中。假单胞杆菌是最重要的食品腐败菌之一,可使食品变色、变味儿,引起变质;在好气条件下还会引起冷藏食品腐败、冷藏血浆污染;假单胞杆菌的少数种会对人、动物或植物致病,如铜绿假单假单胞菌属的代表菌种是什么菌?其生物学性状的特点是什么?
铜绿假单胞菌是假单胞菌属的代表菌种。其生物学特性主要有4℃不生长,而42℃生长。在血琼脂、麦康凯培养基上均可形成5种不同形态的菌落,在普通培养基上可产生多种色素。
假单胞菌Pseudomonadaceae为假单胞菌属,该菌为直或稍弯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是无核细菌,以极生鞭毛运动,不形成芽孢,化能有机营养,严格好氧,呼吸代谢,从不发酵。模式属为假单胞菌属。此属有29种。其中至少有3种对动物或人类致病(见假单胞菌感染)。多分布于土壤和水中及各种植物体,有极强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可以将多种有机物作为能量来源。
在假单胞菌中发现多种活性代谢产物,包括植物抗菌剂植物抗菌剂2,4-二乙酰基均苯三酚(2,4-DAPG).Orfamide A.抗菌剂莫匹罗星及抗肿瘤药物番红菌素和Syringolin。这些产物在农艺.化工和医药工业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Harald的研究报告中列出了已经完成次级代谢基因簇鉴定的单个假单胞菌26种,已经完成测序的基因组大小为4.6~7.1Mb,包括4237~6396个基因,GC含量57.8%~66.6%,其中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da (Schroeter) Migula].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 Migula)和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syringaevan Hall) 全基因组序列测序结果显示二次代谢产物丰富,其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机制复杂,涉及PKS,NRPS和NRPS-PKS等多个基因簇。与放线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研究相比,假单胞菌的研究更注重于次生代谢产物合成机制的研究,已经发现了多种组合生物的新机制,这项重要的进展不仅为假单胞菌次生代谢基因簇的鉴定和组合生物合成的机制的研究奠定了极为重要的生物信息学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进展为以假单胞菌作为重要的宿主,利用基因工程,对假单胞菌相关基因簇进行重组.突变和插入等修饰,开发相关抗肿瘤药物,建立了一个重要的资源基础。
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它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引起多种感染。近年来,铜绿假单胞菌对人的致病作用明显增加,成为一系列严重的化脓性感染,尤其是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囊性肺纤维化等基础疾病继发感染的重要致病菌。
荧光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属于假单胞菌属rRNAI 群荧光DNA同源组,是植物根际最普遍的微生物类群,具有分布广,数量多,营养需要简单,繁殖快,竞争定殖力强的特点。世界许多国家均有人报道分离到抗植物病害的荧光假单胞菌,而且许多菌株能产生几种活性物质,抗多种植物病害。
恶臭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为革兰氏阴性,具动力的短杆菌;氧化酶、过氧化氢酶、枸缘酸利用阳性、精氨酸双水解酶阳性;硝酸盐还原、鸟氨酸脱羧酶、赖氨酸脱羧酶、明胶酶、尿素酶、V-P反应、吲哚反应阴性。对氟哌酸、妥布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敏感。
简述细菌病害的防治要点
细菌性病害是由细菌病菌侵染所致的病害,如软腐病、溃疡病、青桔病等。细菌性病害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病害。 全世界细菌性作物病害约有500多种,我国主要的细菌性作物病害有60-70种。 细菌性病害常造成严重损失,据估计,全世界马铃薯每年因细菌性病害减产25%。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植物病害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从总体角度对细菌病害作以概览必要的,本文将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一、重要细菌属及代表种介绍目前植物病原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界的厚壁菌门和薄壁菌门,共25个属,115个种,17个亚种,217个致病变种。但其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细菌属有7个,包括黄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欧氏菌属、布克氏菌属黄瓜什么病害,怎么治疗?
你好,是黄瓜霜霉病。
防治措施
在选种抗病品种的基础上,改善栽培条件,创造利于黄瓜生长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条件,并结合及时药剂保护的综合措施
1、品种目前保护地种植的黄瓜抗病品种较多,如津研、津春、津优等系列
2、生态防治即利用棚室的密闭条件,根据黄瓜与霜霉病菌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要求的差异,科学控制棚室温、湿度,使其利于黄瓜生长发育,抑制病菌发生发展,达到防病目的。
秋冬茬黄瓜生长前期室外气温较高,开花坐果后,1——2月份气温很低,要采取各种措施,保温、提温、降低湿度。如地面覆膜、拉天帘、多层覆盖等方法增加棚室内温度。早晨揭棚后拖擦棚膜,增加透光量,使棚室温度迅速增至25——30摄氏度,湿度降至75%左右,实现温、湿度双控制;下午使棚温下降至20——25摄氏度,湿度降至70%左右,实现湿度单控制,且此温度利于光合物质的输送和转化。
上半夜降至15——20摄氏度,湿度保持在70%左右;下半夜降至11——13摄氏度,低温对霜霉病发生不利,对黄瓜生理活动也无影响。当夜间棚外气温稳定在12摄氏度以上时,可整夜放风,实现温、湿度双控制。
还可采用高温闷棚。即选择晴天中午,将棚室密闭,使黄瓜生长点部位温度迅速上升到44——45摄氏度,保持2小时,然后多点缓慢放风,降温,可杀灭病菌。如高温闷杀与药剂防治、灌水相结合,防效更好。
3、加强栽培管理采用滴灌、渗灌、膜下暗灌,以降低湿度,减少发病;行间铺草或铺膜,可保温、降温、增加二氧化碳,提高黄瓜的抗病力;从定植到根瓜采收一般不灌水,盛瓜期需灌大水时,选择晴天早晨,灌后关闭棚室,使棚温上升至30摄氏度,维持1小时后再通风排湿;
适当推迟育苗时间,避开病菌传播高峰期,减少苗期感染;苗床上清除病苗、病叶,进行药剂保护,使幼苗不带菌。定植缓苗后,利用前期高温、低湿的有利时机,培育健壮幼株,推迟发病时间;摘除下部老叶,以利于通风透光,减少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