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神经紊乱该怎么治?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又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是人体内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大系统平衡遭到破坏以后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被确诊以后,可以采取一般治疗、心理疏导、药物治疗、病因治疗四大治疗方案。一般治疗,患者需要祛除诱因,比如精神刺激、紧张、过劳、浓茶、咖啡等原因,同时改善睡眠环境,减少刺激,培养合理的、健康的饮食习惯等等。二、心理疏导,患者需要自身调整心态,放松精神,保持良好的情绪,适当的运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三、药物治疗,可以应用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比如谷维素、维生素B族。对症治疗,心慌时可以服用小剂量心得安。胃肠功能紊乱时可以用多酶片或者胃蛋白酶,失眠时可以应用地西泮。四、病因治疗,比如帕金森病引起的、更年期综合征引起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需要进行原发病治疗才行。植物性神经有哪两大部分
1、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植物神经是内脏神经中的运动神经,也称为自主神经。内脏运动神经根据其功能和药理特性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2、交感神经从脊椎神经发出,主要分布在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中。副交感神经,分为大脑和脊柱骶骨;通常,动物身体的中轴由明显的神经节、神经索或大脑和脊髓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部件组成。
生理学中植物神经的功能有哪些
植物神经支配内脏器官、腺体、血管和
立毛肌
等,分为
交感神经
和
副交感神经
两面三刀大系统。其中枢部分包括
大脑皮层
、丘脑下部、脑干及脊髓侧角细胞(含骶髓相当于侧角部分)
丘脑下部系
植物神经系统
重要的皮质下中枢,其前部为副交感神经代表区,后部为交感神经代表区。通过大量联系纤维,调节机体水、盐、
脂肪代谢
和垂体一内分泌功能等。脑干则有
司理
呼吸、心跳和血管运动等的中枢。其周围部分的
交感神经系统
,节前纤维起自胸1一腰2的脊髓侧角细胞,经相应前根和白交通支进入两侧椎旁由交感神经节(颈部只有上、中、下三个)组成的
交感神经干
,然后在交感节内或穿越交感干到椎前神经节内,或直达脏器附近或其壁内,更换神经元再发出
节后纤维
,支配汗腺、立毛肌、胸
腹腔脏器
和瞳孔
扩瞳
肌。周围部分的
副交感神经系统
,其节前纤维起自脑干内脏运动
神经核
(如涎核、背运动核等)及骶髓2-4节侧角区,分别经Ⅲ、Ⅶ、Ⅸ、Ⅹ对
颅神经
和骶2-4前根至头面部及内脏附近或其壁内更换神经元,再发出较短的节后纤维,支配瞳孔约肌、
唾液腺
、内脏、膀胱和肛门括约约肌等。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调节内脏功能的植物性神经系统,分成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部分。内脏器官一般都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但少数器官例外,只有交感神经支配。例如,皮肤和肌肉内的血管、一般的汗腺、竖毛肌和肾上腺髓质就只有交感神经支配。在具有双重神经支配的器官中,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其作用往往具有拮抗的性质。例如,对于心脏,迷走神经具有抑制作用,而交感神经具有兴奋作用;对于小肠平滑肌,迷走神经具有增强其运动的作用,而交感神经具有抑制作用,即恰巧与对心脏的作用相反。这种拮抗性使神经系统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调节内脏的活动。从中枢活动情况来看,交感中枢与副交感中枢的活动常表现交互抑制的关系,即一个中枢活动增强时,另一个中枢活动就减退,这样在外周作用方面就表现为协调一致。植物性神经对外周效应器官的支配,一般具有持久的紧张性作用。例如,切断支配心脏的迷走神经,则心率增加,说明心迷走神经本来有紧张性冲动传出,对心脏具有持久的抑制作用;切断心交感神经,则心率减慢,说明心交感神经的活动也具有紧张性。但心迷走神经的紧张性活动比较强,而心交感神经的紧张性活动比较弱。植物性神经中枢常具有紧张性冲动传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反射性和体液性原因。例如,来自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区域的压力和化学感受器传入冲动,对维持植物性神经的紧张性活动有重要作用;而中枢神经组织内CO2浓度,对维持交感缩血管中枢的紧张性活动也有重要作用。
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一般比较广泛,往往不会只波及个别的神经及其支配的效应器官,而常以整个系统来参加反应。例如,当交感神经系统发生反射性兴奋时,除心血管功能亢进外,还伴有瞳孔散大、支气管扩张、胃肠道活动抑制等反应。交感神经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活动时,其主要作用在于促使机体能适应环境的急骤变化。在剧烈肌肉运动、窒息、失血或冷冻等情况下,机体出现心率加速、皮肤与腹腔内脏血管收缩、血液贮存库排出血液以增加循环血量、红细胞计数增加、支气管扩张、肝糖原分解加速而血糖浓度上升、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等现象,这些现象大多是由于交感神经系统活动亢进所造成的。所以,交感神经系统在环境急骤变化的条件下,可以动员机体许多器官的潜在力量,以适应环境的急变,这种反应称为应急反应。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不如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那样广泛,而是比较局限的;其整个系统的活动主要在于保护机体、休整恢复、促进消化、积蓄能量以及加强排泄和生殖功能等方面。例如,心脏活动的抑制、瞳孔收缩避免强光的损害;消化道功能增强,促进营养物质吸收和能量补给等,这些都是副交感神经系统保护机体和积蓄能量的例子。
在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时,常伴有肾上腺髓质分泌的增加。肾上腺髓质直接接受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的支配,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递质;肾上腺髓质细胞的受体为N型胆碱能受体,分泌的激素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些激素可以增强交感神经兴奋的效应,因此常称这一活动系统为交感-肾上腺素系统。
交感、 副交感、 迷走神经的定义及生理作用?
1、交感神经: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交感神经元位于脊髓胸腰段的侧角内,其纤维由相应脊段发出终止于椎旁神经节或椎前神经节,称为节前纤维。节前纤维较粗,有髓鞘,进入神经节更换神经元后发出较长的节后纤维到达效应器官。椎旁神经节在脊柱两侧联合成两条交感神经链。
2、副交感神经:
植物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的一部分。由脑干的某些核团及脊髓骶段的灰质中间外侧柱发出节前神经元,混合于脑神经(主要为面神经、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或脊神经中行走,到达器官内或器官旁,与副交感神经节中的节后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随后节后神经元分布于内脏器官、平滑肌和腺体,并调节其功能活动。
3、迷走神经
为混合神经,其运动纤维起自疑核,与舌咽神经并行,穿出脑干后经颈静脉孔出颅腔,供应除软腭肌和茎咽肌以外的所有咽、喉、软腭的肌肉。感觉神经元在颈静脉孔附近的颈神经节和结神经节。颈神经节的周围支传导一部分外耳道、鼓膜和耳廓的一般感觉;中枢支入三叉神经的脑干脊髓核。
扩展资料
1、副交感神经在心脏调节中的作用
支配心脏的副交感神经即迷走神经。当迷走神经兴奋时,其节后神经末稍释放乙酰胆碱,这类递质可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胆碱能受体结合,导致心率减慢(负性变时作用)、传导减慢(负性变传导性作用)等抑制性效应。
心脏副交感活动起源于中枢而非外周神经节。切断节前纤维后心脏的副交感抑制即告消失,而节前心脏副交感纤维则有紧张性、与呼吸同步的节律性发放,且在吸气后时最为活跃,在吸气时受到抑制。
参考资料来源:
https://baike.baidu.com/item/交感神经
参考资料来源:
https://baike.baidu.com/item/副交感神经/1182031
参考资料来源:
https://baike.baidu.com/item/迷走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