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虫害打什么农药,什么时间打防虫药合适
播种7-10天亩用10%吡虫啉10-15克防治豆杆蝇和潜叶蝇,播后25天亩用2.5%“功夫”15-20毫升或18%杀虫双水剂200-400克防治大豆卷叶螟。大豆常见虫害有双斑荧叶甲、斑须蝽、点峰缘蝽、肾毒蛾等。在大豆的生长过程中必须注意水肥、中耕除草、遮阳等管理工作,首先就是要控制好水分。
一、大豆虫害打什么农药
1、大豆播种7-10天可以亩用10%吡虫啉10-15克防治豆杆蝇和潜叶蝇;播后25天左右,可以亩用2.5%“功夫”15-20毫升或18%杀虫双水剂200-400克防治大豆卷叶螟;在大豆末花期使用20%三唑磷100-150毫升防治豆荚螟和蚜虫。秋大豆进入鼓粒期时一定要注意防治田间鼠害,开花结荚时要注意防治锈病,当大豆叶片呈锈斑状枯黄时(从上至下),一定要使用粉锈灵1000倍液进行防治。
2、大豆常见病害有耙点病、枯萎病、荚枯病、荚枯病、茎枯病、黑点病、白粉病、疫病、细菌斑点病、细菌等,大豆常见虫害有双斑荧叶甲、斑须蝽、点峰缘蝽、肾毒蛾、斑缘豆粉等。一定要注意防治立枯病、根腐病、菌核病、灰斑病、花叶病、胞囊线虫病和早霜冷害这几种病,这几种病对于大豆而言是最难防治的。
3、在大豆的生长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水肥、中耕除草、遮阳等一系列管理工作,首先要控制好水分,满足大豆生长水分的同时,一定不能过量,这样可以避免沤根引发病虫害。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以及大豆的生长情况等进行合理追肥,当田间温度过高时要做好降温工作,避免太阳直射大豆植株,导致大豆灼伤。定期进行中耕除草工作这样可以防止杂草抢夺营养,合理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大豆对营养水分的吸收。
二、大豆什么时间打防虫药合适
1、种植大豆一般在花荚期可以打防虫药,用90%晶体敌百虫或48%乐斯本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大豆比较适合生长在土壤肥沃、排灌正常、无病虫害的土壤上,这样能有效提高大豆产量。要注意大豆一定不能进行连作,否则容易产生病虫害,这样会影响大豆生长。选好地之后对一定要土壤深翻30cm左右,然后将其整平,挑拣出田间内的前茬作物残体、杂草及大石块等,这样可以避免病菌危害大豆生长,然后根据种植习惯决定是起垄栽培还是做畦栽培。
2、大豆的品种比较多,在选择种植品种时一定要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环境等各种因素决定。购种之后必须要对种子进行催芽消毒的工作,首先将种子放在40°C左右的温水中浸泡5-6小时左右,如果发现种子有胀水的现象,一定要将其捞出晾晒,打破种子的休眠期。使用药剂对种子进行拌种,这样可以避免种子受到地下害虫的危害,消灭种子内部病菌,提高发芽出苗率。
3、大豆在播种时一定要根据品种的不同调整播种方法,比如早熟品种主要以条播为主,晚熟则以穴播为主。根据季节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如果是夏播,那么应在小麦采收之后进行。大豆不可播种过晚,最晚不能晚于7月,否则会对大豆的产量造成一定影响。播种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好密度,不可过密,这样能防止大豆相互影响生长。在播种后可以覆土盖膜,适当浇水,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大豆在生长后期有地下害虫,导至大豆普遍死亡,应该怎样防治
想一劳永逸,这种想法欠妥: 1、目前来说,地下害虫(如地老虎、蛴螬、蝼蛄等)防治还没到时候,杀虫剂暂且不用。地下害虫防治可以选择在谷雨、立夏前后用药; 2、你浮法第盒郢谷电贪钉楷说的微肥最好苗后拌土撒施,或者提前撒施翻耕到地里;若拌种(浓度稍大)发芽一定受影响的,也影响小苗生长; 3、目前春播拌种,主要选择杀菌剂就行! 祝丰收!!大豆上的青虫用什么药效果好
大豆上的青虫用虱螨脲效果好。
虱螨脲,以胃毒作用为主,主要通过阻止害虫脱皮过程而杀死害虫,药剂进入害虫体内后,会抑制幼虫表皮几丁质的合成,让虫子长不出新皮,最终将害虫杀死,尤其对果树等食叶毛虫有出色的防效,对蓟马、锈螨、白粉虱有独特的杀灭机理,适于防治对菊酯类和有机磷农药产生抗性的害虫。
虱螨脲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对鳞翅目、同翅目害虫活性极高,但是对害虫的天敌和鱼虾等水生动物,杀伤力作用比较小,对蜜蜂比较安全,对农作物安全性好,在推荐剂量下使用,目前尚未出现过药害。
农药防治注意点:
农药防治应切实掌握在低龄期,这是药治成败的技术关键,万一误时,如高龄期防治要适当加大药量。喷药时间应在上午9时前和下午4-5时或者更晚点,虫出来更好打一点。喷雾时要注意均匀周到,连同植株根际附近地面也要同时喷透,防止滚落地面的幼虫漏治。
地下害虫用啥农药好?
夏大豆草地螟危害极大,夏大豆草地螟怎么防治?
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草地螟已经从夏大豆的次生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新孵化的幼虫以幼叶的叶肉为食,离开表皮。3龄以后食量大增,叶子吃到只剩叶脉的地步。一般年份减产10~15%,严重年份减产20~30%,对大豆生产构成严重威胁。草地螟在河南省每年可发生1 ~ 2代,以成熟幼虫在蚕茧中越冬。越冬幼虫4-5月化蛹。第一代幼虫主要危害油菜。第二代幼虫在8月中旬至9月初为害大豆。成年人成群结队,对各种光源有强烈的趋光性,尤其是黑光灯。卵多产于豆科、菊科、茄科等植物上。幼虫在4龄和5龄时食量较多,占幼虫总食量的80%以上。
草地螟产卵期,在孵化前,清除田间和地面边缘的杂草,并将铲下的草收集起来掩埋。在草地螟大发生年,幼虫进入豆田前,挖防虫沟,停止捕杀,沟内可灌化学药剂。1.8月中旬熏蒸,成虫盛花期,用100~150克80%敌敌畏与4公斤锯末、麦麸混合,每亩40堆均匀堆在大豆树下,一般能保持药效8~10天。喷洒成虫高峰期后7~10天,是幼虫孵化高峰期,当幼虫处于幼龄期时,每亩使用50%杀螟硫磷乳油25~35ml;2.5%迪克西乳油20~30毫升;20%甲氧氯普胺乳油20~30毫升,用50公斤水稀释,喷洒均匀。
喷洒2.5%敌百虫粉;3%混合灭胃散;2%杀螟硫磷粉剂,每亩1.5~2公斤。物理控制在豆田设置黑光灯诱捕并杀死成年人。蔬菜进行光合作用时,对光强有一定的要求,这可以归结为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是使蔬菜光合作用达到最高速率的光强。光补偿点是植物光合作用产物抵消消耗的最低光强。冬天有个补光温室蔬菜的窍门,改造就是改进种植方式。塑料大棚种植不同品种的蔬菜时,要按照“北高南低”的原则合理种植;播种时种子应同向定向,移栽时子叶应平行排列,并采用严格的栽培规范,使植株生长整齐,尽量减少植株间的遮荫。秋冬采用东西向犁沟,冬春采用南北向犁沟,使植物均匀受光。此外,加强栽培管理也有利于改善棚内的采光条件;据介绍,黄瓜架采用前排偏南,中间一排直立,后排偏北的做法,可以提高光利用率10%左右。
调整结构就是改善温室结构。棚膜最好用无滴膜,普通膜最好用聚乙烯膜。此外,建筑材料和墙壁的粉刷可以增加反射光,延长使用寿命;适当增加温室的高度也可以改善温室内的光照条件。温室的朝向和角度应根据温室的使用时间、生产目的和作物对光照条件的要求进行调整。以春秋季栽培为主的塑料大棚,棚面角度可以小一些(15°左右),棚面可以平整,这样透射光的距离相等,分布均匀;冬季要求棚面角度较大(25°左右),棚面拱起便于采光。棚宽、背坡宽:冬季生产,棚宽6~6.5m,背坡水平距离0.8~1m,便于采光和保温;春秋季生产,棚宽8~9m,后坡水平距离0.5~0.7m或拆除后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