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航运价值
黄浦江在穿越市区的60公里江段,水面宽阔,深度较大,是上海港客货码头所在地。上海港为中国吞吐量最大的进出口港。沿黄浦江两岸,先后建起的大小码头有100多个,其中万吨级深水泊位约有五六十个。码头岸线长度已超过10公里多。黄浦江是一个河港,但又兼有海港性质。江上航道总长约60公里,平均宽260米,池水深度在8米以上。关于黄浦江的历史
黄浦江是历史上最早人工修凿疏浚的河流之一。
南宋出现记载,曾名黄浦塘、黄浦港、黄浦、大黄浦,清代始称黄浦江,别名黄龙浦、黄歇浦、春申浦等。明清时,“黄浦秋涛”为一大景观。
明代以前,吴淞江(苏州河)曾是太湖的主要出海通道,黄浦江(鸦片战争前名“黄浦”)是其支流。当时的吴淞江下游大致从北新泾经今曹杨新村至潭子湾向东北接虬江路至虬江码头,再沿今复兴岛以北段黄浦江出大跄浦口(后改称吴淞口)汇入长江。
扩展资料
黄浦江流经青浦、松江、奉贤、闵行、徐汇、卢湾、黄浦、虹口、杨浦、浦东新区、宝山11区,至吴淞口注入长江。长113.4公里。流域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
黄浦江水系承太湖总泄水量的78%, 为太湖水系最重要的注入长江水道。位处长江三角洲前缘,水势平缓,深受潮汐影响,进潮最大流速可达每秒2米,退潮最大流速为每秒1.8米。
黄浦江是上海市居民主要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的水源,且具航运、排洪、灌溉、渔业、旅游、调节气候等综合功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浦江 (上海界内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