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铜镜在那个博物馆里有

天津博物馆有哪些展厅

天津博物馆有哪些展厅?

天津博物馆有天津人文的由来展厅,镜影展厅,砚拓展厅等。

人文由来展厅

天津博物馆(地下一层,地上五层。以展览展示、社会教育、学术研究、文化交流和文物保管为主要功能,馆藏精品20万件。馆内共设十一个展厅,目前开放阶段中华百年看天津(天津近代史展)、天津人文的由来(天津古代史展)和精品展先期开放。据了解,新馆将展出文物近5000件,是原馆展陈的两倍。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00件,国家二级文物2400件,国家一二级文物占比超过了一半。与老馆相比,天博新馆拓展了陈列内容。一些对展览空间要求较高的文物可以全貌展出。此外,馆藏文物精品陈列展厅增加了20%的新展品。分别展示天津的历史沿革,文化珍品,民间瑰宝及国内外文物精品。

它概略地展示了天津自旧石器时代末至清朝中后期上万年的历史进程,揭示了天津从不毛之地到运河城市的曲折过程,对于因河、海交汇与毗邻首都而形成的军队屯驻、人口聚集、漕运枢纽、商品流通等影响古代天津发展的重要因素给予了突出展示。

镜影展厅

天津博物馆藏古代铜镜展将按时间顺序分为五个部分,「先秦时期:自然质朴、迈向成熟」、「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清静无为、羽化升仙」、「隋唐时期:千姿百态、兼容并蓄」、「宋元明清时期:纯真写实、世俗风貌」和「天津地区出土的铜镜:九河下梢、底蕴丰富」,概括性地呈现中国古代铜镜艺术发展的历程。

砚拓展厅

天津博物馆藏古砚与拓片展』近期隆重开展,精彩呈现徐世章先生旧藏古砚135方及砚拓79件。这样大规模的古砚和拓片同展,在国内尚属首次。徐世章是民国总统徐世昌的胞弟,是近代天津著名古物鉴藏家,旧藏尤以古玉、古砚两类最为卓著。徐氏藏砚,上起唐宋、下迄明清及近代,品类齐全,且砚铭者居多。徐氏藏砚的另一个重要成就是砚拓,凡重要古砚,必传拓留影。徐氏曾聘请著名篆刻与传拓专家周希丁及其弟子、已故著名文物鉴定家傅大卣师徒在自家中专事传拓达七八年之久。这些限量版的原拓,选用上好纸墨,出自名家之手,艺术成就极高,具有文物价值。徐世昌先生于1954年临终前将毕生收藏之古砚及拓片全部捐献国家,由此奠定了天津博物馆藏砚的行业地位。本次展览的135件古砚多为名家大作,79件民国砚拓均为首次公开展出。古砚与拓片交相辉映,别开生面。

江西省博物馆的基本陈列

江西省博物馆藏品 3.4万余件。展品以江西各地出土的历代陶瓷器数量最多,如商周时期的印纹陶器、六朝的青瓷器、宋代的影青瓷器、元代的青花釉里红瓷器以及明清时期的粉彩、五彩、斗彩瓷器等。洪州窑、吉州窑、景德镇窑等名窑的产品更具特色。除陶瓷器外,还有1975年九江县出土的唐代炼形神冶瑞兽纹铜镜,1979年贵溪仙水岩出土的东周黑陶云雷纹兽首鼎,瑞昌码头晋墓出土的西晋洪州窑青瓷猪圈,1986年赣州七里镇窑出土的宋代七里镇窑鼓钉纹罐等一大批金银器、青铜器、玉石器和古字画等藏品。
江西省博物馆展品中还有五四运动时期出版的《新江西》、《红灯周刊》(赵醒侬主编),以及苏区石印本《共产党宣言》、黄公略、滕代远赠送给地方干部的铜墨盒、 万太县曾招秀送丈夫当红军的奖牌、 铸有“打倒帝国主义” 字样的地雷、印有“红军胜利万岁”字样及镰刀、斧头、红军行军图案的青花瓷碗、解放军横渡长江时使用过的航标灯等。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兴起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大潮中,江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革命的大本营和中国革命的中心。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江西开展了史无前例、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开创了中国革命的崭新局面。江西因此被誉为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这个陈列利用图片和实物的形式,展示现代工人运动的发生地——安源,人民军队第一面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全国最早、最大的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共和国的摇篮——瑞金。
安源——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
萍乡安源,现代中国工人运动的发源地。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于1922年9月领导发动了震惊世界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战斗的伟大力量。1923年以后,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但是,安源工人依然坚持斗争,成为当时全国工人运动“硕果仅存”的一面旗帜。1927年秋,安源工人又参加秋收起义,率先走上了武装起义和“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
南昌——人民军队的摇篮
英雄城南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人民军队的摇篮。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起义部队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的领导和指挥下,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石破天惊的枪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猎猎飘升的军旗,召唤着无数革命志士和广大工农群众拿起武器浴血奋战,从而改变了20世纪中国的命运。
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
巍巍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1927年,毛泽东在这里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探索出一条在反动统治较为薄弱的地方建立稳固的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
瑞金——人民共和国的摇篮
红都瑞金,是人民共和国的摇篮。1931年11月间,在瑞金叶坪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诞生在世界东方。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胜利组成,当选为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和中央人民委员会主席的毛泽东,从此被人们称呼为“毛主席”。这个红色中央政权,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第一个工农民主专政的新型国家政权形式,是建立新中国的一次预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管理国家政权、学会治国安民艺术的一次伟大尝试。 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东临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接湖南,北毗湖北、安徽,是中国东南大三角的腹地,全省总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分为11个市、99个县,人口4200多万。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章”“贡”二水汇合而成的赣江自南而北纵贯全省而简称赣。
这里升起了稻作文明的曙光,点燃了人类烧造原始粗陶的火焰,开拓了华夏最早的铜工业基地,铸就了世界瓷都景德镇的辉煌,陶渊明、欧阳修、王安石、曾巩、黄庭坚、朱熹、文天祥、宋应星、汤显祖、朱耷等历史文化名人及白鹿洞、白鹭洲等书院使“人杰地灵”的美誉名副其实。 石器时代
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在江西安义、乐平、萍乡、新余均发现了距今20-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存。江西地处大江南北交汇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星罗棋布,各种原始文化在此相互交融,其文化面貌既有自身特色,又有沿海、江淮和华南文化的因素,文化面貌多姿多彩,反映出先民的独创性和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包容性。
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第二个社会阶段,也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开始。江西近千处商周遗址的发现表明,江西的青铜文明有自己独立的发展序列。夏商时代的文化既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又有自身特色;西周以后,吸收了吴、越、楚、徐等周边文化。瑞昌铜岭商周矿冶遗址、吴城商代遗址、新干大洋洲商墓是最为重要的青铜文化遗存。
这个陈列中还展示了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江西的发展。
江西是孕育客家民系的摇篮,也是客家民系活动的重要舞台,江西客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是一幅跨越时空的多彩民俗画卷,源远流长而独具特色。《江西客家风情展》展厅面积600平方米,展出文物343件(套)。 中国是瓷器故乡,景德镇是闻名世界的瓷都。江西陶瓷文化源远流长,独放异彩。距今一万余年的万年仙人洞陶片,是国内迄今发现最早的陶片之一。商代成功烧造了原始青瓷,成为瓷器之祖;东汉时期洪州窑已能烧造成熟的青瓷。两宋时期,名窑迭出,诸如七里镇窑、吉州窑、湖田窑等。江西发现商代至清代瓷窑数百处,窑烟枭枭,千年不绝。
豫章贡瓷 ——洪州窑
洪州窑始烧于东汉晚期,经过三国东吴、西晋、东晋早期的发展,至东晋中晚期开始成熟,其盛烧期一直延续到中唐,终烧于五代,前后延续800余年,形成了规模巨大的窑群,遗址分布在今南昌县、丰城市两地赣江沿岸,绵延30多公里。洪州窑工艺精良,颇有创新,名列全国六大青瓷名窑。江西各地出土的二至十世纪青瓷,多数为洪州窑产品。
雅俗之间——吉州窑
吉洲窑是宋代最具特色的著名民窑,窑址在吉安县永和镇。它创烧于唐代晚期,发展于北宋,极盛于南宋。产品有黑釉、釉下彩绘、白釉、绿釉瓷等,采用洒釉、剔花、印花、贴花、堆雕等技法,尤以装饰独特的木叶纹样、纤秀瑰丽的釉下彩绘和设计巧妙的剪纸贴花最具特色,充满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民间风味。
宋代景德镇以湖田窑为中心的制瓷业,生产规模大,创烧的青白瓷闻名全国。元代成功地创烧了青花瓷和釉里红瓷。明清时期,政府在景德镇珠山设立御器厂,负责烧制宫廷用瓷及皇帝对百官及归顺天朝国家的赏赐用瓷,代表着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最高成就,成为全国制瓷中心。
明清外销瓷
闻名世界的景德镇窑瓷器,至少从宋代开始就远销国外。明末以降,销量大增。根据考古资料,东亚、印度半岛、中亚西亚、阿拉伯地区以及东非各国,都有景德镇瓷器或瓷片出土。 成果名称 类别 第一完成人 刊物、出版社或授权单位名称 年、卷、期、页或专利号 《商代江南》 著作 彭明瀚 科学出版社 2010年 《江西明代藩王墓》 著作 江西省博物馆 文物出版社 2010年 《华林往事》 著作 彭明瀚 科学出版社 2010年 《明清景德镇瓷器外销概述》 论文 彭明瀚 锦秀文章出版社 2010年 《明清景德镇制瓷技术向世界传播概述》 论文 彭明瀚 《江南文史》 2010年12月 《江西新干大洋洲陶器的类型学研究——兼谈该遗存的年代》 论文 彭明瀚 《江西省博物馆集刊(一)》 2010年 《试论临时展览内容设计的主要流程》 论文 叶蓉 《中国博物馆》 2010年 《菲律宾所见明代民窑青花瓷的成就》 论文 叶蓉 《江西省博物馆集刊(一)》 2010年 《明清景德镇瓷业高峰的形成》 论文 刘昌兵 《江西省博物馆集刊(一)》 2010年 《江西宋元时期铜镜》 论文 王宁 《南方文物》 2010年第4期 《元代青花釉里红楼阁式谷仓赏析》 论文 王宁 〈收藏家〉 2010年第1期 《虎出大洋洲——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虎文物赏析》 论文 王宁 《东方收藏》 2010年第4期 《江西明代藩王墓出土丝绸文物的清洗与保护》 论文 熊贤礼 《江西省博物馆集刊(一)》 2010年 《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经济初探》 论文 彭舟 《江西省博物馆集刊(一)》 2010年 《盛装出土的大明王妃》 论文 马健 《东方收藏》 2010年第1期 《乾隆青花五供器》 论文 尹青兰 《收藏》 2010年第4期 《明洪武时期瓷器中的梵文装饰》 论文 尹青兰 《东方收藏》 2010年第2、3期 《出土玉圭:大明王朝恢复汉制的实物例证》 论文 陈建平 《东方收藏》 2010年第5期 《凤舞金丝簪头立:明益端王妃金凤簪赏》 论文 陈建平 《收藏快报》 2010年第9期 《江西“五反”运动专题研究》 论文 刘禄山 江西当代史学玉研讨会论文《集萃》 2010年1月 《论“南国丝路”的文化线路遗产价值》 论文 刘禄山 《江西省博物馆集刊(一)》 2010年 《吉金片玉著王霸——“山西出土两周时期文物精华展”撷英》 论文 刘禄山 《收藏家》 2010年第3期 《古代江西的外销瓷》 论文 刘禄山 《东方收藏》 2010年第4期 《近代思想家黄爵滋两方鹿钮紫泥印》 论文 刘禄山 《收藏快报》 2010年第20期 《中央苏区卫生防疫运动及其道德效应泛论》 论文 刘禄山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 《郎世宁“八骏图”赏》 论文 刘茜 《收藏界》 2010年第6期 《德兴市银山银矿遗址初步研究》 论文 刘茜 《江西省博物馆集刊(一)》 2010年 《江西纪年墓出土的龙泉青瓷》 论文 赖金明 《收藏》 2010年第5期 《程门父子与浅降彩瓷》 论文 黄华清 《景德镇陶瓷》 2010年第2期 《江西省博物馆收藏的几件明清外销瓷》 论文 万水标 《景德镇陶瓷》 2010年第2期 《谈文物保管员的素养》 论文 万水标 《江西省博物馆集刊(一)》 2010年 《六朝时期的博弈之俗》 论文 罗卫忠 《南方文物》 2010年第6期 《关于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思考》 论文 罗卫忠 《江西省博物馆集刊(一)》 2010年 《免费开放后博物馆社会教育和服务工作的开展》 论文 沈农 《江西省博物馆集刊(一)》 2010年 《茶的起源与传播》 论文 高清 《江西省博物馆集刊(一)》 2010年 《画余思索》 论文 张榕山 《江西省博物馆集刊(一)》 2010年 《珠山八友艺术成就及其作品赏介》 论文 程慧宁 《江西省博物馆集刊(一)》 2010年 《瓷艺丹青—景德镇陶瓷馆藏“珠山八友”时期瓷器精品展》 图录 江西省博物馆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2010年 《红花墨叶—辽宁省博物馆藏齐白石书画精品展》 图录 江西省博物馆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2010年 《华风欧韵—景德镇清代外销瓷精品展》 图录 江西省博物馆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2010年 《千年雷锋塔——雷峰塔暨浙江吴越佛教遗珍特展》 图录 江西省博物馆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2010年

西安博物馆和陕西博物馆哪个好,有何不同?

个人觉得陕西博物馆好,其中罗列的东西更多,更具有文化色彩。

镇馆之宝:

1、镶金兽首玛瑙杯

唐代酒器,国之重宝。玛瑙杯选材精良,巧妙利用玉料的俏色纹理雕琢而成,杯体为角状兽首形,兽双角为杯柄,嘴部镶金帽,眼、耳、鼻皆刻划细微精确。从选材、设计到工艺,都可称得上唐代玉雕艺术的精品。是至今所见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也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

2、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壶的造型采用的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皮囊的形状,壶身为扁圆形,一端开有竖筒状的小口,上面置有覆莲瓣式的壶盖,壶顶有银链和弓形的壶柄相连。这种形制,既便于外出骑猎携带,又便于日常生活使用。银壶的两侧采用凸纹工艺各塑造出,一匹奋首鼓尾、跃然起舞的骏马,表现了唐代工匠在设计上的独具匠心。

方形铜镜是什么朝代的?

古代铜镜有很多都是方形的,单单根据它的形状,无法判断年代。 铜镜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我国开始铸造和使用铜镜,相传起始于黄帝时期,距今约5000年。《轩辕皇帝传》说:“帝因铸镜以像之,为十五面,神镜宝镜也。”考古发掘出现存最早的铜镜距今约4000多年,这表明我国铸造和使用铜镜的历史相当久远。铜镜的发展经历了早期(齐家文化与商周),流行(春秋、战国),鼎盛繁荣(汉、唐),衰落(宋、元、明、清)等几个阶段。铜镜除了鉴容以外,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产生了另外一些用途,如以铜镜为赏赐,以铜镜为信物,以铜镜为聘礼,以铜镜为布施,以铜镜为装饰品等。铜镜在形制方面多为圆形,也有方形和菱花形等。 山西运城

由铜镜由‘鉴’变为‘镜’的称呼是在什么时候

铜鉴不会被人称为铜镜,因为铜鉴和铜镜是两种不同的物品。


铜鉴是装水的大盆



上图是安徽省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吴王光鉴。


吴王光就是吴王阖闾,这件青铜鉴是吴王阖闾把女儿嫁给蔡侯的陪嫁品。它是一个组合器,铜鉴里放入尊,也就是一个壶,然后在四周放入冰块,达到冰镇的效果。



湖北省博物馆的曾侯乙青铜冰鉴就更著名了,就是个可以放冰可以放水的大铜盆。铜盆里放入装酒的器物,在四周放冰就是冰镇酒,放热水就是加热酒。右侧是舀酒的铜勺。


以上两个青铜鉴,与铜镜造型相差甚远,但两者之间却有联系。


从字的起源来说,鉴这个字的来源是监。



左边是甲骨文的监,右边是金文的监,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人低头从盛水的盆中审视自己面容的样子。监的本意就是照视自己。郭沫若在《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称:“临水正容为监,盛水正容之器亦为监。”


用一个盆装上水,从水里照视自己,叫做监,装水的这个盆也叫监。古人是用盆装上水来照镜子的。


监这个字是没有金字旁的,因为上古时期还没有青铜器,监,也就是这个盆是用陶瓦做的。后来有了青铜器,所以加了金字旁,监就变成了鉴。


所以鉴是装水的盆,古人用盆里的水来照镜子,这就是为什么鉴明明是个盆,却和镜子扯上关系的原因。


镜是鉴的音变。这个字出现的比鉴和监要晚。


后来古人随着青铜铸造技艺的发展,发明了铜镜。照镜子就不需要用水了,毕竟水照面容是不清晰的。


商代就有铜镜了,但更可能是用作祭祀礼器而不是生活用品的。


春秋战国时期铜镜开始由贵族阶层像平民阶层普及,秦汉时大量流行民间,中国人才开始了真正的照镜子。


春秋末战国初的墨子曾经说过,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可见在墨子的时代,很多平民还是用鉴装水来照面容的,同时镜子也早出现了。


所以大约在秦汉时期,因为镜子普及了,所以鉴逐渐被镜取代了。

文章标签:国内旅游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历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