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穴入口帮忙看下是什么年代的

哪位考古专家帮我看下这个墓穴的青砖是哪个年代的?墓穴位置坐北朝南,有墓道,墓室内壁有装饰,双人墓葬

不知道你说的墓室内壁有装饰是什么,如果墙壁上有壁画的话那就有可能是隋唐以后的墓葬了。隋唐以后就开始烧纸钱了,所以墓葬里边一般也没什么贵重的随葬品,倒是墙壁上的壁画有时候挺吓人的。如果感兴趣建议报相关文物部门。

怎么测试古墓年代呢?

如果墓中有墓主人的资料,比如墓志铭之类的东西,或者是陪葬品的特点,那就很快可以判断出古墓的朝代。如果没有的话,可以提取墓中棺木材料,用碳十四测试的方法来判断古墓年代。

怎样断定古墓的年代

想知道古墓的年代就有可能猜测出你的碗的年代,你要看古墓的结构,墓葬形式因为每个大的历史时期墓葬形式各有各的特点,再次你要看里面的器物如商周的墓葬有人面石器青铜器等陪葬品,然后在难以判断的时候专家们可以通过碳的氧化程度进行精确一点的判断. 下面给你说一下各时期墓葬的特点,您可以借鉴一下: 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中叶,石室墓在中国开始出现。实际上,木构的宫殿和石室墓的建造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两条并行发展的线索。 西汉一代留给今天的人们最深刻的印象也许就是数不清的古墓,以及同样多的遗憾。 在陕西渭河的北岸,分布着9位西汉皇帝的陵墓,其他贵族墓葬一共500多座,它们中的很多都曾被盗墓贼光顾。 今天看这些皇帝

不靠科技仪器,考古人如何判断墓葬年代和墓主族属?

关中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历来发现的文化遗产、文物古迹众多,其北方是著名的黄土高原,而黄土高原因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因素,与关中平原相比就没有太多可圈可点的重量级考古发现了。但这里依然早在几千年前就有先民生活,而一次普通的考古发掘工作,发掘出一片普通的西周时期墓地,却让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了不得的“神奇”,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一、修建高速,墓地初现

铜川市耀州区古称“耀州”,五代时期的“耀州窑”是北方唯一的青瓷窑口。如今,这里也是陕西中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多条沟通陕北与关中的道路从这里经过。2012年,铜黄(铜川至黄陵)高速公路的修建,翻动了这里原本平静的土地,建设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了一处西周墓地。不断被翻出的破碎陶片和依稀能够辨认的陶器残部让施工者很是好奇。不久,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铜川市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入场,对这里展开了一次抢救性考古发掘。



这片西周墓地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东的一个名叫活龙村的自然村。活龙村名字听上去就很神奇,村北的山叫文王山,相传周文王曾经登临此处,半山腰山还有一个老树,据说已经有千百年历史了。听着口口相传的传说,村民不知在他们脚下果真有一片距今约3000年前周文王那个时代的墓葬群。



活龙村墓地位置示意图

墓葬位于文王山南坡的黄土台塬上,以南为沟壑,东面也为深达百米的冲积沟——扁担沟,扁担沟的水流入远处的漆水河。从沟壑两侧的断面看,可见一些新石器时期留下的白灰面房基和人类活动的灰坑等遗迹。

二、发掘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一场严谨的墓葬考古发掘工作主要可分为钻探、布方、挖掘、整理四个阶段。

首先通过大致了解,这些墓葬分布在一片面积大约3000平米的范围内。考古人员通过钻探将这片区域墓葬的分布状况摸清,再把墓葬开口距离地表的深度记录下来。这时候确定基点,规划好发掘区域,布下探方,就可以开始发掘了。



布置探方

首先考古队雇佣民工将耕土层挖掘干净,露出人们平时耕作的土层下方的早期地层。一般在这个地层上,就会发现古人生活的遗迹。考古人员通过观察,发现,此次需要发掘的墓葬开口就在这个地层。换句话说,古人就是在现在暴露的地层上,向下挖坑,建造了墓穴。



因为墓葬挖出后,埋入死者,再将墓口填平,这一过程翻动了泥土,所以,墓葬范围内土的颜色与周围没有挖掘过的土是不一样的。考古人员就通过这种细微的不同,辨别出这片区域的33座墓。

确定了墓葬开口位置,便可以继续向下挖掘墓葬了。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要时刻留心各种微小的现象和变化,并对墓葬的发掘情况进行记录。

那如何进行一个较为规范的墓葬发掘记录呢?



三、仔细记录不漏丝毫现象

我们以此次发掘的最大的一座墓葬21号墓(后称M21)为例。该墓位于整个墓地的中部偏西位置。它与M26相邻,相距大概4米,这暗示着它俩之间可能存在某种亲属关系。之后,要记录墓葬的方向,M21为南北向,方向约347°。一般来说墓葬朝向的不同,可能代表了不同的丧葬习俗,从而反映出墓主人所属族群的不同。



21号墓的平面示意图

接下来需要记录M21各部分的尺寸:长3米,宽2米,距离地表深度约2.95米。在墓室四周还有宽0.4-0.5米、高约0.8米的熟土二层台。之所以记录这些数据,是因为不同大小和规格的墓葬,可能代表了墓主生前不同的等级地位。一般来说,墓葬越大,墓主生前等级越高。

再是记录墓葬中葬具的情况,M21为一棺一椁。但因为年代久远,棺椁情况保存不佳,仅能从遗迹现象推断是由8块木板拼合而成,木椁长约2米,宽约1.1米,残高约0.8米,棺的情况不明。

棺椁之内,自然要记录墓主尸骨的情况。M21墓主人头向朝北,骨骼保存较差,但下半部分稍微好些,可以辨认出墓主是采用了仰身直肢葬。通过体质人类学鉴定,墓主是一位45-50岁左右的女性。

最后,要搜罗一下此次发掘收获的随葬品了。M21没有铜器出土,这是非常遗憾的。不过墓中还是出土了陶罐一件以及众多海贝,彰显了墓主的族属与较高的地位。



活龙村墓地出土的陶器

四、墓葬发掘中几个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考古工作者在挖掘了一批墓葬后,有一些关键的也是最基本的问题,需要解答。

首先,这些墓葬是什么年代的?关于年代的确定,有传统手段也有高大上的科技手段。一般来说,考古工作者率先会利用发掘出土的器物,如陶器、青铜器的形制特征,判断墓葬的年代。一般来说,同一类器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拥有不同的形制,这便是考古学上的类型学。这一次发掘的墓葬,大多出土一种陶器叫“陶鬲”,而陶鬲是判断西周墓葬年代的标志性器物。这次出土的陶鬲,大多矮领、束颈、曲腹。这是西周早期陶鬲的典型特征。因此,考古人员通过综合判断,这一墓地的年代大约是西周早期。



具有鲜明周人特色的小罐

接下来的问题,这些墓主是一群什么人?在理想情况下,如果有铜器铭文的指示,我们能够较为容易地判断墓主人的身份和人群。但大多情况下,铜器铭文是不存在的。那我们就只能根据墓葬的葬俗确定墓主的族属。活龙村墓地的墓葬,大多是南北向建造的,且随葬品以一件陶鬲和一件陶罐为主。在个别墓葬中还出土有铜戈,而戈大多被砸断(被称作“毁兵葬”)。这些习俗在有经验的考古工作者看来,便有十足的指示作用了。因为这些习俗是周人惯用的丧葬习惯。所以说,活龙村墓葬群的墓主人,很大概率是一群西周早期的周族人。

墓室南北方向是什么时期的?

能北方向就是应该是战国时期吧,才有这样的自信的门被区分直男真是些

文章标签:历史古墓考古人文科学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