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下这是哪个朝代的玉朝板,能否帮忙估下价,如果是真的话。
明朝,上面的字大概是“兵部尚书圭”,“大?师皇陈”。可能是某个皇帝的老师姓陈,领兵部尚书衔真的很好奇!古代官员上朝的时候拿的那一根长条的玉板到底是什么?
笏板(念hù),笏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拿在手中的器具。
笏板,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礼记·玉藻》里说得很清楚:“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又说:“将适公所宿,齐戒居外寝,沐浴,史进象笏,书思对命。”
意思是笏板有两个用处:面见国君时,国君有什么指示,立刻记在笏板上;将要入朝面见国君,谈点国事什么的,最好把提纲写在笏板上,以免忘记了,非常尴尬。
笏板(hù bǎn)笏板的长度大约2尺6寸,中宽3寸,此物件虽然不大,但却很贵重, 这是由它的质地决定的。笏分别用玉、象牙或竹制成。最早出现的年代应在春秋以前,史学家认为在商朝就可能开始使用了,是古代中国官员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办公用品。
唐代武德四年以后,五品官以上执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员执竹木做的笏。明代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牙笏,五品以下不执笏;从清朝开始,笏板就废弃不用了。
扩展资料:
古人没有发明纸张之前,如果私用,则成为书籍的功能,也称“牍”。如果官员将其随身带着上朝用,则称为“笏”。
及至后来纸张普及后,笏便成为礼节性用品,材料由竹木上升到玉或象牙。唐代武德四年以后,使用笏竟开始有了等级之分。五品官以上才能用象笏,六品以下用竹笏。
对形状也有规定,三品以上的笏,前拙后直,五品以上,前拙后屈,后又改为上圆下方。明代则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用象笏,五品以下的官员就没有资格用它了。这与当代官员用笔记本不同,没有严格的等级之分。
笏的废弃使用是从清朝开始的,原因是满族人是以骑马为主,手要拿鞭子牵马绳,空不出手来拿笏,于是就不用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笏板
无意中得到玉笏不知真假 望指教?
假的,这玩意走叫手板或者朝板,是官员上朝使用的笔记本,除了清朝之外,其他朝代只有三品以上官员才有资格用玉制的。可是这种东西无论哪个朝代都有资格大致的规格,而你这块明显不符合规制,而且做旧的痕迹非常明显古代玉笏板值多少钱
笏,就是天子与大臣上朝时所执的玉制手板,是做记录用的 “笔记本儿”。
天子的笏是使用美玉制作的,叫做 “玉笏” ,当然是很贵重的东西啦!是不是真的呀?如果是真的,那就值很多银子啦!据我所知,到现在还没有发现过玉笏。
天子手执的 “圭” :
高级臣子的牙笏:
竹木制作的笏板:
多说一句 废话:
诸侯的笏是使用 “象牙制作的,叫做 ”牙笏“ 。
大夫的笏,是使用文竹、木材制作的,也叫做 ”牙笏' .
笏,又称手板、玉板、朝笏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唐代武德四年以后,五品官以上执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员执竹木做的笏。明代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牙笏,五品以下不执笏 。从清朝开始,笏板就废弃不用了。
文武百官是什么时候开始拿着朝板上朝,朝板有什么作用吗?
我们看影视作品的时候总会发现,文武百官上朝的时候手里总要拿一个板子,而这个板子就被叫做朝板。我们都知道现在工作开会的时候说你要拿本子跟笔去记一下会议要点。当然在古代也不例外,而这个朝板就是他们用来记要点的本子。而且朝板的存在也是一种礼仪,因为帝王要高高在上要时刻保持神秘感,于是大臣们用朝板遮住自己的脸。
一、朝板的作用朝板在朝堂中的作用有很多,除了可以备注朝堂中的重要事情。而且可以用朝板遮住自己的脸,即使要上奏帝王的时候,眼睛只要看着朝板就可以了,这样可以保证帝王的威严。另一方面,朝板也是自己官位的象征,不同等级的官品手里拿的朝板材质不同。五品以上的官员朝板是象牙的,六品以下的官员朝板是竹木的。所以可以根据朝板,看出一个人的官职大小。所以朝板也被大家看作前进的目标。
二、朝板的起源我国关于朝板的出现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从历朝历代的文献资料中可以推断出,朝板的出现至少在商周之前。因为在礼记中就曾经有记载一个叫做玉笏板的存在,所以朝版的存在历史比较悠久。由此也可以看出我国从很早之前就知道重要的话要记下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道理。所以也一直影响到现代社会开会的时候要拿着纸笔进场。不过朝板在清朝的时候就已经停用了,因为清朝是满族人所建立的,他们习惯在马背上生活,所以跟汉族的文化习俗方面不一样。
三、朝板的历史意义朝板在我国历史悠久,尤其是在历朝历代朝廷当中起到了非常突出的作用。不仅可以用来备注一些重要的东西,而且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后代的人也把朝板尊为光宗耀祖的人生大事。这就是因为朝板代表了入朝为官,是政府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