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53年8月4日,农历是后周广顺三年(953)年的某月某日

沧州铁狮子的历史介绍是什么?

沧州铁狮子,又称“镇海吼”,位于河北省沧州市东南郊,距沧州市区16千米。铸成于后周广顺三年(953年) 。

沧州铁狮子身长6.264米,体宽2.981米,通高5.47米,重约32吨。

1961年3月4日,沧州铁狮子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沧州铁狮子,又被称作“镇海吼”,铸造于后周广顺三年(953年)。关于其来历有多种说法:一说是后周世宗柴荣北伐契丹时,为镇沧州城而铸造;另一说则认为铁狮位于沧州开元寺前,腹内有经文且背负莲花宝座,故应为文殊菩萨的坐骑;还有人根据铁狮的别名“镇海吼”,推测是当地居民为镇海啸而建造的异兽。

沧州铁狮子与定州开元寺塔、正定隆兴寺铜菩萨像,并称为“河北三宝”。也有华北四宝之说,指的是“沧州狮子定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沧州的别称“狮城”,也由之而来。

结构

铁狮子位于沧州市沧县的沧州古城内,在城东门至西门的大道北侧。该铁狮实际身长为6.264米, 体宽为2.981米, 通高为5.47米,腹部中空,重32吨,估测其始建时重量在40吨以上。

铁狮采用分截叠铸法浇铸而成,根据狮身上的痕迹可知,每片浇筑用的泥范宽35至45厘米,高20至25厘米,总共使用了约500块泥范。头部向南并上昂,嘴部大张,头上有波浪形毛发,四肢叉开,背部背有一个巨大的铁盆,前胸和臀部有束带,前胸带的两端分垂于肩部,臀部带垂于胯部。

头顶及脖子下方各有铭文“狮子王”,脖子右侧及牙边有铭文“大周广顺三年铸”,左侧肋部有铭文“山东李云造”,腹内有疑似金刚经的铭文,头部内侧有铭文“宝田、郭宝玉”,莲盆内发现了“贝王□□用”的铭文。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沧州铁狮子

沧州铁狮子的历史介绍是什么?

沧州铁狮子诞生于后周广顺三年(公元953年),在当地被称为“镇海吼”,相传为遏海啸水患而造,是我国现存年代最久、形体最大的铸铁狮子,显示了我国古代铸造工艺的高度成就。

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铁狮子已历经四次修缮。

沧州铁狮子保护

目前,铁狮子四肢断裂疏松,锈蚀严重,需依赖支架站立。文物专家指出,铁狮子平稳站立仍然是最大难题,而锈蚀更需要日常养护。但对铁狮子的修复已停滞15年,现状堪忧。2015年9月6日,新华社发文呼吁保护铁狮子。

对此,沧州当地文保部门认为:与其冒险,不如维持现有的平稳。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始终没有收到河北及沧州方面提供的数据资料,如果铁狮子危险严重,将指导地方文物部门采取措施。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新闻网-沧州铁狮子保护成困局 修与不修惹争议(图)

柴宗训是谁?是后周皇帝吗

是的。 柴宗训(953年9月14日-973年4月6日),邢州尧山县(今河北省隆尧县)人。后周末代皇帝(959年8月3日-960年2月3日),后周世宗柴荣第四子。 显德六年(959年),授特进、左卫上将军,册封梁王。周世宗驾崩后,正式即位,沿用”显德”年号,年仅七岁,由符太后垂帘听政,由宰相范质、王溥等主持军国大事,重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显德七年(960年),经历了陈桥兵变,禅位于赵匡胤,宣告后周灭亡。北宋建立后,降封郑王,赐予“丹书铁券”。 开宝六年(973年),逝世于房州,时年20岁,谥号为“恭”,归葬于顺陵。

沧州铁狮子的来历?

沧州铁狮子位于沧州市政府驻地东南偏北16.5公里。坐落在东关村西0.5公里处。铁狮身高5.78米,长5.34米,宽3.17米,体重约50吨。背负巨盆相传是文殊菩萨莲坐,狮身向南,头向西南,两左脚在前,两右脚再后,呈前进状,姿态雄伟,昂首阔步,徐徐如生铁狮是我国大型的惊巧铸铁工艺。也是我国著名发源的古迹。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充分的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华。解放后铁狮子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与保护,国务院首先把它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对它进行各种的修缮。 目录 简介 景点历史 县志记载 神话传说 铸造信息 铸造工艺 文物保护 编辑本段 简介 沧州铁狮子是我国最大的

赵匡胤的父亲是干什么的

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当过护圣都指挥使、检校司徒等。 赵弘殷是涿郡(今河北涿县)人,自幼在保州长大。 赵弘殷出身于官宦世家,西汉京兆尹赵广汉之后,曾祖父赵朓是唐朝官员,历任永清、文安、幽都三县县令。祖父赵珽,历任藩镇从事,累官兼任御史中丞。父亲赵敬,历任营州、蓟州、涿州三州刺史;后周显德年间(954年―960年),因其子赵弘殷显贵,后周世宗柴荣追赠赵敬为左骁骑卫上将军。 赵弘殷年轻时十分骁勇,擅长骑马射箭。后来,赵弘殷投靠镇州赵王王镕,担任其部下将领 ,并在此地与杜氏(即后来的昭宪太后)结婚。 赵弘殷曾经为王镕率领五百名骑兵在黄河沿岸增援后唐庄宗李存勖,立有战功。后唐庄宗喜爱他勇猛善战,于是将他留

文章标签:历史沧州市河北民俗传统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