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中:一吊六是多少钱

古代的一贯钱,一吊钱是指多少,之间怎么换算的

1、中国古代,把铜钱穿起来,一百六十枚用麻绳穿成一串,叫做一串钱、一吊钱、一贯钱。所以一贯钱等同一串钱。

2、古代多以金银铜为货币。金银以两为单位,铜钱则以斤、两、钱为单位。后来才定为一钱一枚的铜钱,一直流传下来。十枚铜钱等于一两,十六两为一斤,等于160枚为一斤。

3、为了方便携带和计数,一般都把铜钱穿起来。每一百六十枚用麻绳穿成一串(穿时每边放六十枚,底盖各加一枚,实际上是一百六十二枚),所以也叫一串、一吊、一贯。

扩展资料:

1、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常见的有三种基本单位: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一两白银、一两黄金。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2、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3、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 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银两

一吊钱具体是多少?

大多数时候一吊钱相当于1000个标准铜钱,一吊钱大概就是500元左右。

我国古代货币是多种多样,基本上都是方孔的古钱币居多,一枚古钱币也俗称小平钱,一般直径为25mm左右,重量4克,这种钱1000枚称为一贯或者一吊钱,古钱币基本也是穷人日常生活中必须用到的。

扩展资料

大约1两黄金=10两白银=1贯铜钱=10000文铜钱,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

古代古代货币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是常常变动的。因为各朝代银两的价值都有所不同,所以现在一般采用太平年间的大米物价记录为标准,来大致推算不同朝代“银两”的价值。

1、唐朝

唐太宗贞观年间,开元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5文铜钱可以买一斗米,也就是说一两银子可以买200斗米。唐代的一斗米约为11.8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

2、宋朝

据《宋史职官志》记载,太平年间宋朝一两银子折2000个铜钱,一斗米大约30—60个铜钱,也就是说一两银子基本可以买33—66斗米。宋代一斗米约为13.2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斤计算,一两银子约相当于762—1524元之间。

3、明朝

史书记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买20斗大米,当时一斗米约18.88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斤计算,一两银子约等于660元。

古时候一吊钱,一文钱和一贯钱是多少?

古时候一吊钱等同于一贯钱等于一百六十二枚铜钱;一文钱则是等于一枚铜钱。

历朝开始时铸的铜钱大,尚能足钱,后来越铸越轻,都不足一钱。而流通时又不论大小,都算是一钱,160个铜钱均不足一斤,所以才叫它是一串、一吊。至于一千则是与度量相匹配的,因为度量都是十进位,而钱有十六进位,为了计算方便,所以把十枚铜钱叫十钱,十六枚铜钱叫一百钱,一百六十枚叫一千钱。

为了方便携带和计数,一般都把铜钱穿起来。每一百六十枚用麻绳穿成一串,穿时每边放六十枚,底盖各加一枚,实际上是一百六十二枚,所以也叫一串、一吊、一贯。

扩展资料:

金银铜作为货币由来已久,但都是以重量为单位。金银以两为单位,铜钱则以斤、两、钱为单位。古代就有赏黄金(就是铜,而金则叫精金)多少斤的记载。

秦铸半两钱,汉初铸五铢钱(铢是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等于旧制一两(亦有其他说法,标准不一),一个太重,一个太轻,都对贸易不利,后来才定为一钱一枚的铜钱,一直流传下来。

十枚铜钱等于一两,十六两为一斤(我国长期使用十六两为一斤的货币单位),等于160枚为一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文钱

一吊钱是多少

同光时期的银贵钱贱,一两银折一吊,这个一吊的数量飙升到1700枚甚至更多,由于不是度量衡,是金融货币流通中的一个波动比例的,所以是不固定的。

一吊钱也有另外的说法是一贯钱,这种都是方孔钱为了方便携带穿连一起,在古代的时候悬挂在腰间,我们现代人都说钱不外漏,在古代的时候无论是吊钱还是转在荷包里,都是悬挂在腰间。

简介

银两是以银锭为主要形式的一种秤量货币单位。起于汉代盛行于明清。作为法定货币单位,止于1933年的“废两改元”。1933年后仍在民间使用。

近代银两有实虚之分。实银两指实际流通的白银,大体分为4种:元宝,中锭,小锭,碎银。秤量银两的平砝,因地区和使用单位各异,全国有170余种,最主要的是库平两、广平两、关平两、漕平两等。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政府规定库平1两等于37.301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银两

一吊钱是多少人民币?

明清两代,1吊钱(1000文钱)等于1两银子是官方规定的,古代一文钱约等于我们现在的一两角钱,不过不同朝代的一文钱的价值都是不同的,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固定的。至于当年的一吊钱等于现在多少人民币,真的不好计算。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1两黄金约可兑换8到11两白银。1两白银约值170元,1枚铜钱(1文制钱)约值0.2元。

扩展资料

吊钱:康熙所记,“银每两换钱一千文”,这一千,俗称一吊。按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八》:“是日十三位道长,每一个马上人要钱一吊。一吊者千钱也”,说明,吊是以千计数。但各个地方,各个时期,多少钱为吊,并不一致。旧时北京,就以一百个制钱或十个铜元为一吊。所以,一吊钱价值多少,是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问题,很难说出准数,最准确的答案,莫如就说是一吊钱。

贯guàn〈古〉穿钱的绳索,即钱串。〈引〉用绳索穿钱(方孔钱),一千个(文)为一贯
古代古代货币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是常常变动的
大约1两黄金=10两白银=1贯铜钱=10000文铜钱
唐代的开元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其中铜的含量是5成)。

文章标签:历史收藏生活生活常识个人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