鲮鱼是海鱼还是淡水鱼,能养殖吗
鲮鱼是淡水鱼,不是海鱼。它们生活在淡水之中,不生活在海水中,不能适应海水生活。鲮鱼本身对水温要求很高,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生活。因而它们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比如、珠江、闽江等水域。鲮鱼经常栖息在淡水流域澜沧江的底层和中层,尤其是过冬的时候。另外,它们也会生活在生物丰富的淡水流域中。一、鲮鱼是海鱼还是淡水鱼
鲮鱼是生活在我国的鱼类之一。鱼类有诸多品种,其中有海鱼,也有淡水鱼,它们的生活环境和身体构造等方面都有比较大的差异。鲮鱼就属于淡水鱼,生活在淡水中。它们不是海鱼,也不能适应海水之中的生活。鲮鱼的主要产地就是我国,在我国的很多水域之中都有。不过,这种鱼对于水温有非常高的要求,因而在热带和亚热带水域之中的分布更加广泛。比如,在我国的澜沧江、珠江、闽江等水域之中的分布就是非常多的。
鲮鱼经常栖息在淡水水域的底部和中部,不经常到上层。尤其是在冬季的时候,气温比平时低,而且鲮鱼的耐寒能力不好,所以它们在冬季会一直待在水域的底部,基本不会活动。另外,鲮鱼对于食物也有要求,它们会将周围环境之中的浮游植物和动物作为自己的食物,因而它们喜欢生活在生物丰富的淡水流域之中,比如水草丰盛的地方就生活着比较多的鲮鱼。
二、鲮鱼能养殖吗
鲮鱼是我国的特有鱼种,也是一种可以人工养殖的鱼。事实上,人工养殖它们的行为还是比较普遍的。上文已经介绍过,鲮鱼本身属于一种淡水鱼,所以人工养殖条件下它们同样也需生活在淡水之中。由于它们本身对水温有比较高的要求,因而不仅野生鲮鱼主要生活在南方,人工养殖的鲮鱼同样大都生活在南方。而且,由于它们的耐寒性并不好,所以在冬季需要采取一些防寒的措施。
鲮鱼的养殖
鲮鱼俗称土鲮、鲮公、雪鲮,属鲤科野鲮亚科鲮属。鲮鱼是一种生活在气候温暖地带的鱼类,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在珠江流域,是江河捕捞和池塘养殖的主要对象之一,已有好几百年的养殖历史。
鲮鱼是杂食性,鱼苗孵出4天后开始摄食浮游动物,如轮虫、桡足类和小型枝角类。孵出后10天,体长1.4厘米以上,除了吃浮游动物外,开始摄食浮游植物。以后,吃浮游植物越来越多,直到孵出后40天左右,体长4厘米以上时,便以吃浮游植物为主。同时,鲮鱼喜欢舔刮水底泥土表面或岩石表面生长的藻类。此外,还吞食少量浮游动物和有机碎屑。在池塘养殖条件下,可摄食米糠、花生麸等饲料。
鲮鱼是暖水性鱼类,在水温15℃至30℃时,食欲旺盛。当水温高于31℃时,食欲减退。而水温低于14℃时,就聚集在深水区不大活动。水温低于13℃时,停止摄食。低于7℃时,则不能生存。由于鲮鱼的抗寒能力差,在珠江三角洲池塘中越冬,通常要放在避风向阳的深水池,有时还需要增加防寒措施。
鲮鱼为底层鱼类,对溶氧的要求不高,能适应较肥沃的水体。当水温在20℃至28℃时,溶氧量低于1毫克/升,还能正常摄食;溶氧量低至0.24毫克/升时还没出现窒息。因此,它可高密度放养,一般可亩放1000尾左右。
鲮鱼的生长速度比其他家鱼慢,特别是池塘养殖放养密度大,长得更慢,1龄鱼体重约70克,2龄鱼体重约250克,3龄鱼体重约350克,4龄鱼体重约500克。
但是,鲮鱼的群体产量高,鲮鱼的食用规格要求又不大,体重200克左右就可上市,放养鲮鱼的经济效益还是比较高的。夏季繁殖的鱼苗,当年份两阶段在鱼苗、鱼种塘培育成体重5至10克的鱼种,年底或翌年放入成鱼塘套养,养成50到100克的中等规格的鱼种,第三年在放入成鱼塘混养,养成200克的商品规格上市。夏季上市的是2周年鱼;秋季上市的,则经历三个秋季,叫三秋鲮,一般体重在250克左右。
由于鲮鱼的饲料来源广、适应较肥水体环境、抗病力较强、群体产量高等特点,因而成为池塘养殖的必养品种。
鲮鱼体形修长,鳍条柔软,生长迅速,是鳜鱼的适口饲料。通过提高鲮鱼复养指数对池塘产出率有明显作用。
一、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5-8亩为宜,水深1.2-1.5米,池塘淤泥的20厘米大右,水质清新,无污染,注排水方便。
二、清塘消毒
鱼苗放养前3天需做好干塘、晒池,然后用漂白粉2.5公斤/亩清塘消毒。
三、水质管理
鱼苗下塘后5-7天以清水为主,不能用肥水,水位控制的0.6-0.8米,5-7天后可适当施肥,一般鸡粪颗粒5-7.5公斤、亩,全池均匀投放,池水透明度控制的30厘米左右,正常塘在7-10天内加水一次,水位控制的1.2-1.5米。
四、夏花分塘
鲮鱼苗首先是采用夏花发塘,时间为6月上旬到7月下旬,规格0.3厘米,亩放量为30-60万尾,需经过15-20天培育分塘出池,2至3厘米,成活率为60-65%。然后根据养殖条件和鳜鱼吃食量有计划分养。
五、鱼苗分塘放养
养殖时间为6月下旬至10月上旬,可分为三段。按我市养殖生产主要进行第一段6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发塘生产(一般按本市市场供需以第一次繁殖为主),放养规格为每公斤5000-7000 尾,鲮鱼苗4-5万尾/亩,出塘规格每公斤120-150尾,亩产300-320公斤。第二段8朋上旬至9朋上旬,放养规格为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放养规格每公斤为1000-1200尾,鲮鱼苗1万尾/亩,出塘规格50-60尾,亩产160-180公斤。合理安排好每期茬口搭配,亩产可达500-600 公斤。
六、投饲管理
鱼苗下塘后发塘阶段,以豆浆为主,菜饼为辅,泼浆时分两次投喂,鱼苗培育一周后,待鱼苗上滩,在池滩脚上“种浆”,饲料要投足,使鱼苗健康生长,一般每培育1万苗需0.5黄豆。分塘后鱼苗根据底质肥瘦用有机肥,一般每亩100~150公斤培育红虫作为开口料,后投喂菜饼。一般生产1公斤鲮鱼需1.5公斤菜饼。
七、病害防治
鱼苗下池一个星期左右,主要预防“气泡病”的发生,为此,要清水下塘并定期加注清水,养殖期间主要防治车轮虫、斜管虫,1亩1米水深用0.5pmm百虫净全池泼洒,隔日再用0.2公斤鱼蛙烂皮止血灵全池泼洒,使鲮鱼健康生长。
鲮鱼是海鱼吗,能自然繁殖吗
鲮鱼不是海鱼,而是淡水鱼。它们生活在淡水之中,不能适应海水中盐度非常高的环境。具体来看,鲮鱼主要生活在我国南方的水域之中,因为它们喜欢生活在水温比较高的地方,在热带和亚热带淡水流域之中最为常见。它们经常待在水域的底部。人工养殖的鲮鱼也是如此,因为它们不能适应海水生活,因而需用淡水养殖。一、鲮鱼是海鱼吗
海鱼是鱼类的一种,它们大都生活在海洋之中,能够适应其中盐度高的环境。鲮鱼是我国众多鱼类之一的一种,它们并不是海鱼,不生活在海洋中,而是淡水鱼,生活在淡水之中。鲮鱼在我国淡水流域之中的数量比较多,在其它国家并不常见。鲮鱼主要生活在南方,因为它们喜欢生活在水温比较高的地方,也就是热带和亚热带的淡水流域之中。
野生鲮鱼在河流、湖泊、池塘等淡水流域中都是比较常见的,经常待在水底。尤其是在石块比较多、水草也比较丰美的地方,生活着的鲮鱼数量就是比较多的,因为这样的水域之中食物比较充足,而且它们也能够顺利隐蔽它们的身体。另外,在我国还有很多人工养殖的鲮鱼,由于它们是淡水鱼,不能生活在海水中,所以人工养殖条件下的鲮鱼同样也生活在淡水之中。
二、鲮鱼能自然繁殖吗
上文已经介绍过,在我国不仅生活着很多野生的鲮鱼,也生活着不少人工养殖的鲮鱼。野生鲮鱼可以自然繁殖,不过首先需要满足一些条件。年龄是一个关键的条件,鲮鱼性成熟了之后才能繁殖。它们繁殖还需要在合适的时间,也就是水温最适宜的时候,一般是从每年的5月份开始,此时水温等各种条件都是比较适宜的。
另外就是人工养殖的鲮鱼。它们也是可以自然繁殖的,不过同样得满足一些必要的条件。当鲮鱼都性成熟了,并且周围的水温、水质等因素都比较适宜时,鲮鱼就可以繁殖了。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鲮鱼会因为池塘太小而无法自然繁殖,或者繁殖的效率比较低。所以,若是人工养殖的,也可以采取一些人工措施来帮助它们繁殖,这样成功率更高。
野生鱼和养殖鱼的区别
答: 有的人说通过鱼类的体表颜色即可判断养殖鱼和野生鱼,网上也很多这种经验介绍。其实,就我个人的接触到的商贩和实际养鱼经历来说,对于很多种类的鱼,这种经验并不靠谱。多数鱼类的肤色往往能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为了卖相和冒充野生鱼类,很多商贩有办法把人工养殖鱼的肤色改变。常见的一种办法是把养殖鱼类放到河流里跟野生鱼类混养十天半月,当看不出二者的肤色区别时,就捞起来当野生鱼卖,这招能骗过多数消费者。另一招就是最直接最快捷的,也能骗过不少消费者,那就是用颜料给养殖鱼染色,颜料来源很广泛,比如黄泥水、红泥水、高岭土泥浆水等,也可以直接用化工染料。很多人认为人工染色会脱色,在鱼池里会发现有颜料颜色,其实,错野生鱼和养殖鱼的区别
野生鱼和养殖鱼的区别如下:
鱼的体型及个头不同:野生鱼由于生存环境竞争比较大,总是有上顿没下顿,一般体型消瘦,个头比较小,鱼体短小而精悍。而养殖鱼由干饲料充足,而且营养丰富,所以一般都膘肥体壮目性情温驯。
体表颜色不同:野生鱼颜色偏浅,鳞片薄,呈灰白色,光泽明亮,苗条细窄,脊背和肚皮侧线不明显,体色参差不齐。而养殖鱼生活在有一定淤泥沉积的静水中,颜色偏深偏黑,鳞片偏厦。
体内脂肪含量不同:野生鱼由干食物贵之,往往体内脂肪含是很低,鱼肠和腹腔脂肪比较少,鱼肉上的脂肪由少而养殖鱼由于饲料是高脂肪的,所以其体内脂肪含量很高。
野生鱼养殖方式
提前困水:想要养鱼,一定要提前准备好水,一般的自来水不能直接用来养鱼,因为水中含有余氯,虽然含量不高,但对鱼儿的健康也会产生危害。通常要将水接好后,放到向阳的地方晒一到两天,这样可以让氯气挥发,从而保证水体适盲鱼儿的存活。
静养等待:将野生的鱼放到水里后,需要静养一段时间,因为环境发生改变,鱼儿可能会产生应激反应,期间不会吃东西,这个时候不能给它喂食,也不要换水,尽量避免打扰到它,通常静养需要三天的时间,这样它才能适应新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