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了一个世界华人大赛的二等奖16年的上初中的时候得的,这个奖将来会用得上吗?

在大学争得的荣誉和成绩,对以后找工作到底有多大的帮助?

大学时候争夺的一些荣誉,对以后的找工作当然有影响,但不是所有的荣誉都有用,就个人的经验来说,国家级省级的奖项,还有奖学金助学金这些是有用的,当然你要是能够在入团的程度上更进一步,当然也是有用的,其他方面的东西都是花里胡哨的,没什么意义。

奖学金助学金无论是校级的还是省级的,还是说到国家级的,这个对你以后找工作都有用,它是一个砝码,同样条件下你有国家级奖学金它没有你这个公司一定是要你的,除非对方真的有什么其他方面比你优秀好多的,所以说这个奖学金助学金都有用,平常好好学习,把学习成绩弄上去了,到时候绩点成绩高一点,跟导员提前打探好相应的消息,什么时候申报都需要什么材料,提前准备通过了,对你以后找工作有帮助。

省级国家级的项目比赛拿到的奖赐这是有用的,比如说你本身是学生机械设计的,你参加一个全国大赛,你拿到了二等奖或者三等奖,这个都有用一等奖那就更不用说了,肯定也是有用的呀,而且用处更大,这些省级国家级的奖项有意义,但是有一些东西就没有意义,比如说你学校内举办的一些演讲比赛这个东西,就是给你一个鼓励,能够对你起到一定的锻炼作用,但是对于你以后找工作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因为工作单位不认可这些。

哪些东西在大学里面听起来挺厉害的,实际上没什么用的,就是大学的这个班干部学生社团负责人,还有所谓的学生会之类的,这些也不能说一点用都没有吧,就是比没有稍微强那么一丢丢,而且这些东西你大部分你都不好意思写进简历,你看看人家的简历都写的是什么,参加什么奖项,获得了几等奖,参加什么比赛?参加什么社会调研,参加过什么实习拟写曾担任社团负责人,曾在学生会任职,这些东西你都不好意思往上写,没有什么用,用人单位,根本也不看这个有这些经历的,10个人里面丢块石头下去砸死5个人有一半都有。

大学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成绩,把成绩搞好了对你未来是很有帮助的,因为有的单位在招聘的时候这些要求没有挂科经历你不能挂科,你一挂科就意味着你跟这家公司无缘了,有的要求就松一点,要求两门或者三门以下的挂科成绩。有的对你绩点成绩有要求,绩点成绩越高的越好优先,因为大部分学校能够毕业的程度就是2.01.8,然后你稍微好好学一下,平均能到75左右,就是2.5、2.6,然后每上升10分你的绩点差不多会增加一个,这些才能够对你的就业有影响。

如果追梦的道路上铺满荆刺,划的我伤痕累累时。我会选择放弃,这不是逃避而是另一种人生

我觉得很好啊!不过有一处不知是你打错了还是本来就是。"划的我伤痕累累时"后面不应该是句号吧!我想应该是逗号。 我觉得思路挺清晰的。我觉得这段话挺能激励人的。在你的人生中,如果你在这条路上反复遭遇磨难,也许是你的选择是错误的。这也许是提醒你的一种方式。在这个时候放弃了,也许不能说成放弃,说回头比较好。在这时回头了,不一定是一种逃避,而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以前中国人得过诺贝尔奖吗?

其实我们比谁都在乎诺贝尔奖,诺奖,杨振宁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高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先生7日在香港说:“我觉得在20年内,中国本土包括香港、澳门一定会诺贝尔奖级的科技成果出现。从高锟获奖引出“中国离获得诺奖又近了一步”之论,证明中国人其实非常看重诺贝尔奖。 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高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先生7日在香港说:“我觉得在20年内,中国本土包括香港、澳门一定会诺贝尔奖级的科技成果出现。”(10月8日中新网) “20年内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这话杨振宁先生反复说了很多遍了,我记得,他最早说这话的时间是2000年。那一年,在中科院举行的一次座谈会上,杨先生语出惊人:“20年内,

为什么没有中国人得诺贝尔奖?

为诺贝尔奖贺百年之寿,实在不能不带一些遗憾。因为中国人的诺贝尔梦已经做了太久,尽管已经有杨振宁、李政道等6位华裔科学家和高行健获得了诺贝尔奖,但中国本土百年间始终无人能够问鼎,好梦终难成真。 我们可以狷狂的对它嗤之以鼻,可以愤愤的指责它的傲慢与偏见,甚至可以去怀疑它存在的价值,可在科技方面的短缺始终是我们的难言之痛,因为科技领域的落后是这其中的最大因素!国人的诺贝尔情节也难以轻松挥去! 据统计,平均一个国家在建国后30年就有第一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中国成立50年了,为何竟没有一位中国本土科学家戴上这顶科学皇冠? 1999年,毋国光、陈佳洱、杨福家和朱清时四位院士一起提出“中国需要诺贝尔奖

我刚刚中专毕业,并在中职生的技能大赛上得了二等奖,可不可以上大学呢?

全国技能大赛获奖的选手都可以免试上大学。好像只能跟你获奖的项目对应的专业才可以,不能自己随便选专业。

文章标签:大学高等教育中国人历史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