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的简历
罗隐 姓名 姓名: 罗隐 又名: 原名横 字昭谏 性别: 男 生卒年: 公元前833-公元前909 所属文学时期: 隋唐五代文学 同时期作家: 杜荀鹤 韩偓 作家生平 作家生平 罗隐 罗隐(833——909)原名横,字昭谏,自号江东生,十试不中后有退隐之心,乃更名为隐。罗姓原为中土望族,西晋末,永嘉南渡,门第式微,各奔东西,才由湖南长沙迁徙来新,卜居于新登镇东约一里许的双江村。据说,近村鼍江上蒙有青白二气,待罗隐、杜建徽(吴越大将杜棱之子,后为吴越国太师)出,二气乃消。邑人有诗曰:“独异二公生不凡,青白二气波间吐。” 罗隐所处的时代正是唐王朝走向衰亡之时,“出身论门第,做官靠援引”,科举考试罗隐代表作
罗隐代表作:《甲乙集》、《谗书》、《两同书》
罗隐(833年2月16日—910年1月26日),原名罗横,字昭谏,杭州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
从唐大中十三年(859年)底进入京师开始,参加十多次进士试,全部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改名罗隐,隐居于九华山。光启三年(887年),归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人称罗给事。后梁开平三年十二月(910年1月)去世,时年七十七。
罗隐主要著作有《谗书》及《两同书》,前者对当时社会进行的揭露和批判相当深刻,有很强的战斗性;后者提出“仁政”,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诗集有《甲乙集》,颇有讽刺现实之作,堪称中国第一讽刺诗人,多用口语,在民间流传颇广。
罗隐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罗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两同书》和《谗书》中。
罗隐诗歌按照题材来划分略可分为四种:咏史怀古诗,献酬寄赠诗,感怀行旅诗和咏物讽喻诗。体裁形式以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为主,五言律诗、五言绝句及乐府诗数量很少且文学价值不高。其中最为后世所看重的是咏史怀古的七言律诗和七言绝句。
罗隐为何人?有哪些著名的诗句?
罗隐 (晚唐道家学者)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个人作品
文集
罗隐著述甚丰,但散佚严重,今存诗歌约500首,有诗集《甲乙集》传世,散文名著《谗书》五卷60篇(残缺2篇),哲学名著《两同书》两卷(10篇),小说《广陵妖乱志》《中元传》等,另有书启碑记等杂著约40篇(见《全唐文》)。
诗作
《雪》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雪》
细玉罗纹下碧霄,杜门颜巷落偏饶。
巢居只恐高柯折,旅客愁闻去路遥。
撅冻野蔬和粉重,扫庭松叶带酥烧。
寒窗呵笔寻诗句,一片飞来纸上销。
《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鹦鹉》
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西施》
家国兴亡自有时, 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 越国亡来又是谁?
《自遣》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曲江春感》
江头日暖花又开,江东行客心悠哉。
高阳酒徒半凋落,终南山色空崔嵬。
圣代也知无弃物,侯门未必用非才。
一船明月一竿竹,家住五湖归去来。
《皇陂》
皇陂潋滟深复深,陂西下马聊登临。
垂杨风轻弄翠带,鲤鱼日暖跳黄金。
三月穷途无胜事,十年流水见归心。
输他谷口郑夫子,偷得闲名说至今。
《寄郑补阙》
夫子门前数仞墙,每经过处忆游梁。
路从青琐无因见,恩在丹心不可忘。
未必便为谗口隔,只应贪草谏书忙。
别来愁悴知多少,两度槐花马上黄。
《牡丹花》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黄河》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汴河》
当时天子是闲游,今日行人特地愁。
柳色纵饶妆故国,水声何忍到扬州。
乾坤有意终难会,黎庶无情岂自由。
应笑秦皇用心错,谩驱神鬼海东头。
《西京崇德里居》
进乏梯媒退又难,强随豪贵滞长安。
风从昨夜吹银汉,泪拟何门落玉盘。
抛掷红尘应有恨,思量仙桂也无端。
锦鳞赪尾平生事,却被闲人把钓竿。
《投所思》
憔悴长安何所为?旅魂穷命自相疑。
满川碧嶂无归日,一榻红尘有泪时。
雕琢只应劳郢匠,膏肓终恐误秦医。
浮生七十今三十,从此凄惶未可知。
《经张舍人旧居》
行尘不是昔时尘,谩向朱门忆侍臣。
一榻已无开眼处,九泉应有爱才人。
文馀吐凤当年诏,树想栖鸾旧日春。
从此恩深转难报,夕阳衰草泪沾巾。
《雒城作》
大卤旌旗出洛滨,此中烟月已埃尘。
更无楼阁寻行处,只有山川识野人。
早得铸金夸范蠡,旋闻垂钓哭平津。
旧游难得时难遇,回首空城百草春。
《姑苏城南湖陪曹使君游》
水蓼花红稻穗黄,使君兰棹泛回塘。
倚风荇藻先开路,迎旆凫鸥尽着行。
手里兵符神与术,腰间金印彩为囊。
少年太守勋庸盛,应笑燕台两鬓霜。
《秋日有寄姑苏曹使君》
多病无因棹小舟,阖闾城下谒名侯。
水寒不见双鱼信,风便唯闻五袴讴。
早说用兵长暗合,近传观稼亦闲游。
须知谢奕依前醉,闲阻清谈又一秋。
《送章碣赴举》
苹鹿歌中别酒催,粉闱星彩动昭回。
久经罹乱心应破,乍睹升平眼渐开。
顾我昔年悲玉石,怜君今日蕴风雷。
龙门盛事无因见,费尽黄金老隗台。
《焚书坑》
千载遗踪一窖尘,路傍耕者亦伤神。
祖龙算事浑乖角,将谓诗书活得人。
《寄杨秘书》
潮水平来见鲤鱼,偶因烹处得琼琚。
披寻藻思千重后,吟想冰光万里馀。
漳浦病来情转薄,赤城吟苦意何如?
锦衣公子怜君在,十载兵戈从板舆。
往年进士赵能卿尝话金庭胜事见示叙
会稽诗客赵能卿,往岁相逢话石城。
正恨故人无上寿,喜闻良宰有高情。
山朝佐命层层耸,水接飞流步步情。
两火一刀罹乱后,会须乘兴雪中行。
《得宣州窦尚书书因投寄二首》
其一
双鱼迢递到江滨,伤感南陵旧主人。
万里朝台劳寄梦,十年侯国阻趋尘。
寻知乱后尝辞禄,共喜闲来得养神。
时见齐山敬亭客,不堪戎马战征频。
其二
曾逐旌旗过板桥,世途多难竟蓬飘。
步兵校尉辞公府,车骑将军忆本朝。
醉里旧游还历历,病中衰鬓奈萧萧。
《鹭鸶》
斜阳淡淡柳阴阴,风袅寒丝映水深。
不要向人夸洁白,也知常有羡鱼心。
《赠妓云英》
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筹笔驿》
抛却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
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散文
《英雄之言》
物之所以有韬晦者,防乎盗也。故人亦然。
夫盗亦人也,冠屦焉,衣服焉。其所以异者,退逊之心、正廉之节,不常其性耳。
视玉帛而取之者,则曰牵于寒饿;视家国而取之者,则曰救彼涂炭。牵于寒饿者,无得而言矣。救彼涂炭者,则宜以百姓心为心。而西刘则曰:“居宜如是”,楚籍则曰“可取而代”。意彼未必无退逊之心、正廉之节,盖以视其靡曼骄崇,然后生其谋耳。
为英雄者犹若是,况常人乎?是以峻宇逸游,不为人所窥者,鲜也。
蜂古诗意思
蜂古诗意思如下:
原文: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译文:
无论在平原还是在山尖,美丽的春光尽被蜜蜂占。
采集百花酿成了蜜以后,不知道为谁辛苦为谁甜?
解析:《蜂》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写蜜蜂飞到平地山尖,经历了无限美丽的风光,不辞劳苦,不畏艰险。后两句写蜜蜂采集百花,酿成蜂蜜,供人享受,为人辛苦,给人甜蜜。
诗词赏析
该诗通过吟咏蜜蜂采花酿蜜供人享用这一自然现象,表现了罗隐对社会和历史问题的思考。前两句写蜜蜂的生存状态,在山花烂漫间不停穿梭、劳作,广阔的领地给了它们相当大的施展本领的空间。“不论”“无限”,蜜蜂在辛勤劳动中“占尽风光”,简单写来看似平平无奇,纯行直白,几乎是欣赏、夸赞的口吻,实则是匠心独运,先扬后抑,为下文的议论做出了铺垫。
后两句紧乘“蜜蜂”这一意象,把它象征的“劳动者”意象加以引申、扩大,发出“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一声叹息。同时也提出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已采的百花酿成蜜,辛辛苦苦的劳作终于有了可喜的成果,这般辛劳到底又是为了谁呢?
唐末落榜生罗隐为何能成为古代小品文的最佳推手呢?
罗隐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罗隐小时候便在家乡很有才名,他的诗和文章都为世人所推崇,与另外两个同族才子被合称为“三罗”。
当时割据青州的王师范经常派人送信送财物给罗隐,求他赠诗,得到手后总是高兴得如同逢年过节。有个朋友中了进士,罗隐写诗祝贺,朋友的父亲却说:儿子及第我并不看重,高兴的是得到罗公诗文一篇。罗隐在当时的名气之大可见一斑,
罗隐于大中十三年(859年)底到京师,开始应进士试,连考了七年都榜上无名,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虽然屡败屡战,但最终还是铩羽而归,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史称“十上不第”。
(以下为几张唐朝服饰图片)
实话实说,罗隐的才学确实出众,就连当时的宰相郑畋和李蔚都对他青睐有加。
文曲星为啥总是不光顾他呢?
苍蝇不叮无缝蛋,严格来说还是自个儿造成的哟。
一是他年轻时很狂妄,一副心高气傲的派头,好像连客套话也说不来,更莫要说奉承话了。
二是他的试卷文字讽刺意太浓。在讲究温良恭俭让的古代中国完全算个另类,处于十分孤立的境地。试卷不管做得再好得到的都是差评,历次考官对他都亮红灯。
如他有次他投考时正遇上大旱,皇上下诏要大家介绍求雨方法,罗隐便写道:一切自然灾害都是和天地共存的,不能从根本消除。先皇和大臣们都无法为陛下出力,求雨施法的都是一些骗子,这方法完全不可取。
罗隐不仅写得直率,还很有讽刺意味,皇帝和文武官员们看了脸上都挂不住啦。
东方不亮西方亮,文坛因罗隐的不幸有了大幸,新增了他的《谗书》《灵壁子》《湘南应用集》《淮海寓言》《江南甲乙集》等经典著作。
《谗书》是罗隐将自己写的讽刺小品文汇集而成的,广为流传。他讽刺文字成就之高,堪称古代小品文的奇葩。方回在《谗书》跋中说:愤懑不平之言,不遇于当世而无所以泄其怒之所作。罗隐自己在《谗书》重序中也认为是“警当世而戒将来”。
如《英雄之言》一文,通过刘邦项羽两人的所谓“英雄之言”,深刻揭露了那些自诩为救民英雄的帝王的强盗本质,从而向最高统治者提出警告“意彼未必无退逊之心、正廉之节,盖以视其靡曼骄崇,然后生其谋耳。”
书里的《说天鸡》《三闾大夫意》《汉武山呼》《梅先生碑》《叙二狂生》等篇章,也都是嘻笑怒骂,涉笔成趣,涵义深邃,显示了他杰出的讽刺艺术才能和对现实的强烈批判精神。
秃顶上的蚊蝇明摆着了,这本《谗书》为当时的统治阶级深恶痛绝,罗衮有诗云:《谗书》虽胜一名休。
罗隐在晚唐五代也很有诗名,不少流传下来的诗句已成为经典名言。如“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今朝有酒今朝醉”,“任是无情也动人”,等等。
他有首讽刺小诗《雪》: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诗的意思是:历来人们认为下雪是件好事,因为是来年丰收的前兆,但下雪对贫苦老百姓说来,本来就吃不饱,加上又穿不暖,饥寒交迫,是大大的灾难啊!
咏史诗《西施》: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诗的意思是:家和国的兴旺与消失都有其自身规律,认为吴王夫差的亡国是西施造成的毫无根据。这是对传统认识的挑战。
他那首《赠妓云英》诗: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不少人认为是历史上的最佳自嘲诗。《唐才子传》中有一段相关的故事,原文如下:隐初贫来赴举,过钟陵,见营妓云英有才思。后一纪,下第过之。英曰:罗秀才尚未脱白。罗隐遂赠上述诗给云英。罗隐才高八斗,云英色艺兼美,为何不如人呢?只怨社会没有给两人机会吧?
他的《孟浩然墓》诗批判了当时社会对书生的冷遇:数步荒榛接旧蹊,寒郊漠漠雨凄凄。鹿门黄土无多少,恰到书生冢便低。那个时代坟墓的高低显示了人死后礼遇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