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申请报告
石阡县国荣乡楼上村,始建于明弘治六年(1494年),是一座以周氏家族为主的血缘村落,整个村寨坐东北面西南,距石阡县城15公里,面积4.2平方公里。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集古楼、古屋、古巷、古桥、古井、古树、古墓、古书、古风、古韵于一体,被誉为“佛顶山下的明清古村落”,是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楼上村整个村寨以“北斗七星”树为中心,以“北斗七星”的天枢至摇光交天权与天玑形成四个系象限,划分为不同的四个分区,其东南象限为生产区,西南象限为居住区,西北象限为娱乐区,东北象限为墓葬区,功能分区明确,让人惊叹。而居住区的布局更让人惊奇,整个居民区的道路结构为一“斗”字,“斗”字的起点为一三合院(马桑木老宅)的中心,结束点为村寨的水源(天福井),且起点位于北斗七星中天权一天现星的连线上。
一、楼上村概况
(一)地理位置
楼上村位于贵州省石阡县国荣乡。处在东经108°07′,北纬28°41′。距县城15公里。位于贵州省东部,铜仁地区西部,石阡县南部,地处佛教名山——佛顶山脚下,与省级佛顶山自然保护区紧紧相连。楼上村是一个周姓聚族而居的明清古村落,面积4.2平方公里,现有331户,1556人,周姓占90%以上。
(二)环境条件
1、地质、土壤
楼上村以岩溶地貌和侵蚀地貌为主,间杂多种地貌类型,北高南低,有山地,也有沟谷盆地、丘陵等。土壤有地带性黄壤、石灰土、紫色土、潮土、山地黄棕壤。
2、气候
楼上村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水量为1095毫米,全年无霜期280-295天左右,全年日照较多。总的气候特征是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
3、水文
楼上村属乌江水系,发源于佛顶群山,其水域特征是:山高谷深,冲沟密布,排水条件好,地表河流发育完整,坡降大,多急流、跌水积瀑布,水资源丰富。域内主要河流有廖贤河。
(三)规模
楼上村现有耕地面积1087亩,其中:田832亩,土255亩。辖10个村民组,总人口331户1556人。
(四)交通、电力、通讯
楼上村距石阡县城15公里、镇远107公里、铜仁127公里,交通较为便捷。
楼上村电力发达,居民、农户用电率达100%。
楼上村通讯方便,通程控电话现,建有1个移动通讯基站。
(五)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楼上村主要经济来源为种养,外出务工以及各种特色产业,2005年农民纯收入860元,人均占有粮食480公斤。
二、历史沿革、地方与民族特色
(一)历史沿革
楼上,古称“寨纪”。后因正楼上一水沟处有一楼房,下面长长的巷道为过道,便称“楼巷”,因“上”与“巷”谐音,久而久之便喊“楼上”,一直沿用至今。
楼上村中大都姓周,是以家族血缘关系纽带兴建的寨子,有家族委员会,成员有近10人,这些人分别是族中的长者或德高望重之人。其职能是在家族中组织和协调家族成员,对家族成员的收入进行二次分配,因而其家族委员会职能多,容易做到事权统一,这也是与其它村寨的不同之处。
据《周氏家谱》载:周姓为汝南巨族、原系姬姓,周氏原籍江西南昌府丰城县桥东珠市巷,祠名大本堂,明进士周国照出仕四川威远县、修建江西会馆、家属于该县洛阳乡大坡里晒金坡居住,后移西蜀潼川乐冶县天井坝仁义乡、明朝弘治六年(1494年—距今502年),始祖周伯泉避难图存,贸易入黔。行至寨纪(初到楼上的古称),备银一百七十两,买田作家业,到四世祖周国祯时,为殷实大富,其后、下至冠贼屡至,上而官吏贪赃,周国祯欲以贵保富,上省藩署参房,至顺治年间,又遭吴三桂兵变,地方玉石俱焚,其祖先遭其毒害,仅存家丁几人,唯独周国祯全家无恙,及例满,发湖广经政所,领凭赴任,归家才几天时间,妻子和7个儿子相继而亡,他深知这是做官的不幸,于是,发誓永不做官,六十余岁时,又娶李氏,喜生三子,并将文凭礼照呈缴,朝夕修斋念佛,广行布施,并设祭祀之典,将部分山村田园作为香费,此间,又买田业一庄,尽量使家家富足,以免走上仕途(永不做官),并祝愿子子孙孙个个贤能,从此以后,这里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但受周围祯思想的影响,均未做官,古时进士、贡生、秀才等40多人。
(二)民族特色
楼上村至今保持着独特的古代民族风俗,有哭丧哭嫁、吹唢呐、民间刺绣等古老的习俗。
哭嫁歌是楼上村人婚姻中的独特形式和内容。姑娘们从小就开始向长者学习唱哭嫁歌,人们把是否会哭嫁作为衡量一个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准,若只哭不唱,或只唱不哭,或哭得不感人,都视为才德低劣。哭嫁,贯穿于整个婚礼过程中,一般数日,越是临近婚期越是哭得悲烈,先是隔夜哭,后是夜夜哭,临近嫁期往往哭通宵达旦。哭嫁的内容丰富多彩,有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众亲友、哭开脸、哭穿衣、哭上轿、哭木匠、哭读书人、哭生意人、哭媒人等。
闹丧歌是当地丧葬方面的主要内容,长期以来除了形成一套完整的仪式外,还形成了用唱闹丧歌这一特殊形式来表现对死者的感情。闹丧歌,又称“孝义歌”、跳丧,世代承袭,进入近代,这一习俗得到传承和完善,形成相对稳定的形式和内容。闹丧歌分为开歌扬、接亡人、唱孝义、送歌神4个程序。
花灯戏,又称“花灯”、“高台戏”,清朝后期传入楼上村,逐渐普及,一般在正月的大年活动。每一灯班由20人左右组成,届时,花灯班子走村串户,在堂屋、院坝尽情演出,以传统剧目和反映现实生活为内容。
三、历史文化资源
楼上村文物保护单位较多,历史文化价值高,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7个,其中省级1个,县级有周氏宗祠、小屯寺、周氏墓群、葛凉寺、神皇庙遗址、双龙洞等6个。
(1)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楼上村古建筑群
楼上村古建筑群始建于明万历年间,集梓潼宫(戏楼、正殿、南北两厢及院落、后殿、观音阁)、天福古井、明清古民居于一体,南明永历八年(1654年)建梓潼阁,清康熙三年(1664年)建正殿五间,嘉庆六年(1801年)建南北两厢,道光二年(1835年)建观音堂(已毁),咸丰十一年(1861年)部分毁于苗民反乱,同治二年(1863年)毁于兵燹。同治六年(1867年)重修正殿及两厢。光绪八年(1882年)重建后殿。民国五年(1916年)建戏楼,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村民集资建天福井。民居中大都为清晚期建筑。2004年12月,石阡县人民政府将楼上村古建筑群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期间,梓潼宫古建筑群曾被用作私塾,解放后一直为石阡县联合小学使用至2003年,戏楼曾为代销店。2004年由县财政拨款20万元对其进行保护性维修。2004年12月被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归文物部门管理,石阡县文物管理所对该片区古建筑群实施有效的保护和管理。
梓潼宫古建筑群位于楼上村头乌龟壳山的顶部,现存戏楼、正殿、两厢、后殿等建筑,与楼上古村落、古巷道、古屯卡、古墓群、梯形水田、廖贤河和林木山体及栖息于古树上的成群白鹭等,构成了良好的历史环境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空间。梓潼宫古建筑群,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483.7平方米。正殿及两厢、后殿在一中轴线上,正殿居最高处,其平面高于后殿2.5米,戏楼位于正殿北侧,相距约百米,地势低于正殿20余米,天福井在村寨西侧。
2003年,楼上村被石阡县列为古村落加以保护,而梓潼宫作为其核心组成部分予以重点保护。2004年6月,邀请了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对梓潼宫古建筑群进行了现状勘测,并制定了保护维修设计方案,于2004年底进行维修。
戏楼:戏楼为穿斗抬梁式二层歇山青瓦顶建筑,坐东向西,结构为左右厢楼配有走廊,居中突出舞台,面阔三间,通面阔12米,明间进深6.35米,耳房进深2.9米,建筑面积98.70平方米。明间共用16柱,其中8柱落地。两耳房共用8柱,其中6柱落地。二层明间前部为戏台,正面置“福”、“禄”、“寿”彩绘屏风,两侧各置门洞一个,正面及两侧梁枋下饰卷草纹挂落,檐下装鹤颈椽及板。两耳房一层置楼梯上二层。二层前檐、两山及后檐均装板。两山后檐置围墙。一层地面为三合土,有石制柱础。二层置楼板。大梁题记为“民国五年”等字样。
正殿:为抬梁穿斗混合式悬山小青瓦顶建筑,坐东向西,面阔五间,通面阔17.2米,进深l5檩,通进深8.3米,建筑面积l42.76平方米。正殿较之后殿地坪高出2.5米。梁架明间为抬梁式,采用26柱,其中14柱落地。前檐带廊。明间老檐柱间装隔扇门,两次间老檐柱间正中为对开板门,两侧为槛窗。两稍间廊柱间装板,正中开直棂窗。明间后檐正中开板门,两侧为槛窗。两次间及两稍间后檐均装板。明间后檐金柱间装板至穿枋,上装走马板,置神龛。两次间梁架装板,两稍间梁架装板并分别开两直棂窗,两山面带披檐。前檐廊间铺墁青石,室内为三合土地坪。两稍间后檐处分别有石梯下至后殿。北次间廊间立有《重修梓潼宫序》石碑一通。屋盖部分在板椽上直接干摆小青瓦,铜钱如意卷草纹饰脊刹,灰塑鸱吻。
南北两厢及院落:南北两厢均面阔二间,通面阔6.15米,进深7檩,通进0深3.15米,梁架采用l5柱,其中9柱落地,为穿斗式悬山青瓦顶。东间为过道,三合土地坪,在中柱间置对开板门。西间为地楼板,前檐装槛窗及板门,后檐装板,正中开一直棂窗。梁架间均有木隔断。
院落。呈长方形,南北长11米,东柲西宽6.3米,地面青石板铺墁,横向对齐,竖宽不等。院落西侧为一长11米,高2米的照壁,照壁正中有一吞口,内置神像。
后殿:为两重檐四角攒尖小青瓦顶建筑,面阔三间,通面阔l6米,进深11檩,通进深6.5米,建筑面积l04平方米。明间二层,为双重檐四角攒尖顶。明间共用l5柱,其中四柱落地,底层减柱两棵,二层置雷公柱。两次间为穿斗式梁架,共用18柱,其中10柱落地。后殿前檐带廊,两山有披檐。明间一层前檐老檐柱间装格扇门,二层四周装风窗。两次间前檐老檐柱间装槛窗,上装走马板。后檐均装板。两山装板至首道穿枋。两次间有楼梯上二层。前檐廊间铺青石板,室内铺三合土。明间屋面卷草纹饰屋脊,葫芦宝顶,小青瓦屋面。大梁题记为“皇清光绪八年正月初七汝南族等共修”。
天福井井口坐东北面西南,井上建叠涩悬山穿斗小青瓦顶建筑,占地面积30平方米。分两级,第一级井池为洗菜用,第二级为洗衣用。井口南侧立有修井石碑一道。原井处建有六角亭,早毁。
明清古民居:村寨中的民居保存了明末清初的风貌,为贵州省内少见。村中民居坐北面南,依山而建,那鳞次栉比,古老幽深的明清建筑,比比皆是,全村200余栋民居中,有明代建筑5栋,清代建筑58栋,民国建筑34栋。这些古民居,建筑装饰质朴简洁,风格明快,工艺精湛,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人文科学价值及环境与建筑艺术价值。民居多为四合院、三合院,四合院正房三间,两边各配有干栏式厢房两间,龙门呈内八字形状,意为趋恶避邪,财不外露。龙门不正对堂屋,都是歪着开,青石板古巷斜着走,又称“歪门四合院”。三合院,正房三间,两边各配有干栏式厢房两间。一些民居堂上有匾,门旁有联。这些联匾皆有来历,大多与主人的身世、家族的荣显及撰写人的祝愿相关,内涵丰富,意境深远。窗棂间镶嵌精雕细刻的人物、鸟兽、虫鱼、神鹿、凤凰、花卉等图案,可谓独巨匠心,其艺术水平之高,令人叹为观止。其古民居建筑精致,花窗精雕细刻,技艺精湛,美妙绝仑,呈现出一幅幅龙飞凤舞,鸟鸣虫叫的画面,反映出这里的安居乐业和含蓄平实。
楼上村民居“斗”字型古巷,各巷道均以青石板铺路,斑驳凹凸,巷宽2—3.5米,并有0.3—0.4米宽的排水沟与之平行,全村的天然雨水和生活用水,通过这条条水沟汇入廖贤河,注入乌江。几百年前,这种道路和排水系统设计的科学性,至今令人赞叹不已。
巷道同时也楼上村最好的放火带。一旦发生火灾,人们只需撑着就近巷道两边的石墙直上屋顶,把瓦掀开,就能使火苗上蹿,从而截断火路,阻止火势蔓延。而且,楼上村的庭院两边,各修有一口用石条砌成的消防池。牢固的防火设施,使得500多年来楼上村都没有出现过大的火灾,得以完整地保存至今。
四合院古民居,家家户户都有龙门,只要把龙门关上,便可以防盗。
经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和地区文化局组织有关专家及专业人员对梓潼宫古建筑群进行现场考查、论证、评估,一致认为:梓潼阁古建筑是楼上村古建筑群和楼上村及周姓家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实物见证和信息载体,它记录了明、清至民国时期楼上村乃至石阡政治上的变幻,经济的盛弱、文化的兴替。现存建筑的布局、形制、脊饰等及自然理念、风水理念,展现了古代匠师和当时人们的审美理念、心理特点及价值取向,为研究当时社会的民俗学、礼学、风水学、环境生态学以及周姓的家族史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
(2)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周氏宗祠周氏宗祠座北向南,面阔三间,通面阔15米,进深10檩,通进深6.5米,建筑面积97.5平方米。大梁题记为“贵州思石二府新二甲所楼上住居”、“大清光绪拾玖年岁在癸巳仲冬月上旬建立”。西廊间有《轮水石碑记》石碑一通。
小屯寺小屯寺建造年代不详,小屯寺规模宏伟,殿宇辉煌,整个寺庙建筑精细、布局适体、陈设典雅、殿宇壮观。由于战火匪盗,现仅存正殿、寺院基址、和尚墓群、天井院落,其石墁院坝、石阶、石凳、石鼓、石缸保护完好。5座和尚古墓距今100-200年,古墓均有石碑可考。小屯寺坐北向南,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平方米。
周氏墓群村中古墓多处,阴宅阳宅相依相靠,墓冢文化深厚。有四方碑古墓、九子十秀才古墓、文林郎古墓等,墓群建造特色为省内少见,慕名前往观赏者,络绎不绝。几百年来,周姓人秉承勤学苦读之风,人才辈出,先后出进士、贡生、秀才等便有40多人。现寨中有大学学历以上11人,中专生7人。周姓一直推行勤、俭、忍、让、孝、礼、义、耕、读的处世之道。今明风之古朴,村民以礼待人宽厚无比缘于此道。
葛凉寺始建于清代,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八十年代被拆迁改为粮站点,其正殿三间,建筑构架保存基本完好。
神皇庙遗址神皇庙修建于清代,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平方米,毁于解放初期,现存石阶保护完好。
双龙洞洞分一方一圆,一雌一雄,两洞相距10米,每洞各长1000米。洞内钟乳石千奇百怪,形态万千,其主要景点有“新娘婚纱”、玉观音、飞来瀑布等10多个。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状况
(1)木偶戏
木偶戏是流传于楼上村民间的傀儡戏剧种。鼎盛时期的演出范围辐射到全县各地及周边湘、鄂、渝、黔等省边区的各民族中。其远祖可追溯到汉魏以远的“刻木人像”的“傀儡”,为宋元时期杖头傀儡的遗存。据口传资料,大约在200年以前,自湖南辰溪传入,至今已有八代传人。至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发展为鼎盛时期,拥有太平班、兴隆班、天福班、杨本家班、泰洪班等。现“泰洪班”传人仍从事这一木偶戏表演。其基本要素包括唱腔、锣鼓牌子、“头子”、戏装、道具、表演等方面。木偶戏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独特的民族性、地域性以及多样性的社会功能。附近州县唯石阡所独有,故被誉为“中国木偶戏之乡”。2006年获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傩戏
傩戏,被专家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石阡傩的活动,始于元代,明清时期遍布石阡各地,现存傩戏班有近30个。傩技十分惊险,如“上刀山”、“下火海”等傩技堪称一绝。1998年以后,石阡傩面具连续三次到北京、深圳展出,受到中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仡佬傩戏的面具采用大胆夸张的手法,一个个面具或真或美或丑,被仡佬人雕刻得栩栩如生。
(3)长号唢呐
楼上村长号唢呐,已有数百年历史,属自然形成、自由组合的民间民族乐队,现全村有2个长号唢呐队,每逢婚丧嫁聚、乔迁进宅、拜寿之类必请长号唢呐队吹吹打打加以庆贺或代为致哀,是反映当地民众喜怒哀乐的真实写照。现在可吹喜怒哀乐、生活情趣的曲子达80余曲。
(4)民间艺术
楼上村在民间艺术方面自成一体,表演形式独特,别具一格,灵活多样,颇具地方特色。在民间广为流传和表演的有花灯歌舞、花灯戏、溜秧歌、毛龙灯等群体歌技,在重要节庆时候便自发组织表演。
六、保护措施
楼上古寨经历了500多年的历史,最远为明代古居。多年来,靠老百姓自觉的保护意识,原有的古建筑群、古木奇树群、明清古墓群等保存完好,靠百姓自编家谱,记载了多年来的历史;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楼上古寨的原貌保存、古建筑修缮、环境整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加大了财政投入,保护机构、保护范围、保护标志、保护档案“四有”工作逐一落实,防火、防盗、防损坏的规章制度和具体办法较为完善,使得楼上古寨的历史文化风貌保存完好。
(一)具体措施
楼上古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即保护古寨历史文化的形成、空间格局、街巷尺度、文物古迹等历史文化的构成要素,延续历史文化环境。贯彻“分类保护、积极修缮、严加控制”的工作方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历史文脉的延续,继承历史遗产,加强文物保护。
1、建设单位在保护规划范围内进行建设,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的具体规定要求,依法取得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设计单位应当按照保护规划中规定的设计要求进行设计。
2、在保护规划范围内不得有下列行为:
(1)违反保护规划进行拆除或者建设;
(2)改变保护规划确定的土地使用功能;
(3)突破建筑高度、容积率等控制指标,违反建筑体量、色彩等要求;
(4)破坏古寨历史文化街区内保护规划确定的院落布局和胡同肌理;
(5)其他不符合保护规划的行为。
3、对古寨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筑,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进行分类保护和整治:
(1)不可移动文物依照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保护;
(2)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按照文物保护法有关规定进行保护;
(3)其他建筑应当按照楼上古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要求进行整治。
古寨历史文化街区内建筑的具体分类标准、保护和整治的具体要求由县人民政府制定并公布。
4、对古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内具有保护价值的文物或建筑,由县人民政府统一确定设置保护标志。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毁或者非法移动、拆除保护标志。
5、对古寨历史文化街区内的消防设施、通道应当按照有关的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设置。因保护的需要无法达到规定的标准和规范的,公安消防机构和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协商制定相应的防火安全措施。
6、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不得违法拆除、改建、扩建。
7、对古寨历史文化街区内须修缮文物或建筑,应报修缮方案经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县文物保护单位审批实施。
(二)文物修缮、环境整治工作
1、2004年由石阡县建设局委托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就楼上古寨做了《石阡县楼上古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并于2005年3月份通过论证;
2、2004年8月份,由县财政投入20万元对古寨内梓潼宫、戏台、天福井进行维修;
3、2005年由上级相关部门投入60万元,对古寨内环境进行了整治。
4、2006年贵州省建设厅投入24.8万元,对楼上村的道路、排水系统等环境进行整治。
(三)最终目的
通过对楼上古寨做《楼上古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制定保护措施,加强对原貌保存、古建筑修缮、环境整治,设立保护机构,明确保护范围,设置保护标志,建立保护档案,使楼上古寨几百年的历史文化得以延续,更好的保护文物古迹,达到古寨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七、历史文化资源综合评价
楼上村是保存完整的明清古村落,文物保护单位较多,保存文物古迹丰富,历史文化价值很高,对当时社会的民俗学、礼学、风水学、环境生态学等方面均有研究价值。该村还有历史悠久的佛教文化、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神奇绝妙的自然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别具一格的非物质文化。因此,楼上村是典型的明清古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
石阡强进工艺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怎么样?
石阡强进工艺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是2018-09-06在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国荣乡楼上村三组。
石阡强进工艺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520623MA6H7M2JXG,企业法人周昌进,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石阡强进工艺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禁止的不得经营;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应当许可(审批)的,经审批机关批准后凭许可(审批)文件经营;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无需许可(审批)的,市场主体自主选择经营。(仿大理石制成品、办公室内摆件、人造仿玉石、人造水晶室内装饰、仿玉石家具、仿玉石板材、仿玉石楼梯扶手、仿玉石工艺品、仿玉石浮雕画、仿玉石工艺品、水晶画、水晶家具、水晶楼梯扶手、水晶工艺品、水晶砖、水晶装饰材料、水晶浮雕画、水晶板材、水晶线条、水晶相框、水泥公圆摆件、水泥栏杆、工艺背景墙、假山假树、庭院走郎、水泥仿造鹅卵石、佛像加工及销售;模具加工及销售;工艺装饰材料销售;加工技术转让、培训服务。)。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石阡强进工艺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名村名单
1、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爨底下村
2、山西省临县碛口镇西湾村
3、浙江省武义县俞源乡俞源村
4、浙江省武义县武阳镇郭洞村
5、安徽省黟县西递镇西递村
6、安徽省黟县宏村镇宏村
7、江西省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村
8、福建省南靖县书洋镇田螺坑村
9、湖南省岳阳县张谷英镇张谷英村
10、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大旗头村
11、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鹏城村
12、陕西省韩城市西庄镇党家村 1、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灵水村
2、河北省怀来县鸡鸣驿乡鸡鸣驿村
3、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
4、山西省介休市龙凤镇张壁村
5、山西省沁水县土沃乡西文兴村
6、内蒙古土默特右旗美岱召镇美岱召村
7、安徽省歙县徽城镇渔梁村
8、安徽省旌德县白地镇江村
9、福建省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
10、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乡下梅村
11、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渼陂村
12、江西省婺源县沱川乡理坑村
13、山东省章丘市官庄乡朱家峪村
14、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临沣寨(村)
15、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大余湾村
16、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
17、广东省开平市塘口镇自力村
18、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碧江村
19、四川省丹巴县梭坡乡莫洛村
20、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
21、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云山屯村
22、云南省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
23、陕西省米脂县杨家沟镇杨家沟村
24、新疆鄯善县吐峪沟乡麻扎村 1. 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镇琉璃渠村
2. 河北省井陉县于家乡于家村
3. 河北省清苑县冉庄镇冉庄村
4. 河北省邢台县路罗镇英谈村
5. 山西省平遥县岳壁乡梁村
6. 山西省高平市原村乡良户村
7. 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郭峪村
8. 山西省阳泉市郊区义井镇小河村
9.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石拐区五当召镇五当召村
1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陆巷村
11.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西山镇明月湾村
12. 浙江省桐庐县江南镇深澳村
13. 浙江省永康市前仓镇厚吴村
14.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唐模村
15. 安徽省歙县郑村镇棠樾村
16. 安徽省黟县宏村镇屏山村
17. 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福全村
18. 福建省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
19. 福建省尤溪县洋中镇桂峰村
20. 江西省高安市新街镇贾家村
21. 江西省吉水县金滩镇燕坊村
22. 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汪口村
23. 山东省荣成市宁津街道办事处东楮岛村
24. 湖北省恩施市崔家坝镇滚龙坝村
25. 湖南省江永县夏层铺镇上甘棠村
26. 湖南省会同县高椅乡高椅村
27.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富家桥镇干岩头村
28.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大岭村
29. 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
30. 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
31. 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佛子镇大芦村
32.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玉州区城北街道办事处高山村
33. 贵州省锦屏县隆里乡隆里村
34. 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乡肇兴寨村
35. 云南省云龙县诺邓镇诺邓村
36. 青海省同仁县年都乎乡郭麻日村 01 河北省涉县偏城镇偏城村
02 河北省蔚县涌泉庄乡北方城村
03 山西省汾西县僧念镇师家沟村
04 山西省临县碛口镇李家山村
05 山西省灵石县夏门镇夏门村
06 山西省沁水县嘉峰镇窦庄村
07 山西省阳城县润城镇上庄村
08 浙江省龙游县石佛乡三门源村
09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
10 安徽省泾县桃花潭镇查济村
11 安徽省黟县碧阳镇南屏村
12 福建省福安市溪潭镇廉村
13 福建省屏南县甘棠乡漈下村
14 福建省清流县赖坊乡赖坊村
15 江西省安义县石鼻镇罗田村
16 江西省浮梁县江村乡严台村
17 江西省赣县白鹭乡白鹭村
18 江西省吉安市富田镇陂下村
19 江西省婺源县思口镇延村
20 江西省宜丰县天宝乡天宝村
21 山东省即墨市丰城镇雄崖所村
22 河南省郏县李口乡张店村
23 湖北省宣恩县沙道沟镇两河口村
24 广东省恩平市圣堂镇歇马村
25 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南岗古排村
26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
27 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秀水村
28 四川省汶川县雁门乡萝卜寨村
29 贵州省赤水市丙安乡丙安村
30 贵州省从江县往洞乡增冲村
31 贵州省开阳县禾丰布依族苗族乡马头村
32 贵州省石阡县国荣乡楼上村
33 云南省石屏县宝秀镇郑营村
34 云南省巍山县永建镇东莲花村
35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香山乡南长滩村
3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回城乡阿勒屯村 01 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焦庄户村
02 天津市蓟县渔阳镇西井峪村
03 河北省井陉县南障城镇大梁江村
04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源镇店头村
05 山西省阳泉市义井镇大阳泉村
06 山西省泽州县北义城镇西黄石村
07 山西省高平市河西镇苏庄村
08 山西省沁水县郑村镇湘峪村
09 山西省宁武县涔山乡王化沟村
10 山西省太谷县北洸镇北洸村
11 山西省灵石县两渡镇冷泉村
12 山西省万荣县高村乡阎景村
13 山西省新绛县泽掌镇光村
14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玉祁镇礼社村
15 浙江省建德市大慈岩镇新叶村
16 浙江省永嘉县岩坦镇屿北村
17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傅村镇山头下村
18 浙江省仙居市白塔镇高迁村
19 浙江省庆元县松源镇大济村
20 浙江省乐清市仙溪镇南阁村
21 浙江省宁海县茶院乡许家山村
22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汤溪镇寺平村
23 浙江省绍兴县稽东镇冢斜村
24 安徽省休宁县商山乡黄村
25 安徽省黟县碧阳镇关麓村
26 福建省长汀县三洲乡三洲村
27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适中镇中心村
28 福建省屏南县棠口乡漈头村
29 福建省连城县庙前镇芷溪村
30 福建省长乐市航城街道琴江村
31 福建省泰宁县新桥乡大源村
32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闽安村
33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兴桥镇钓源村
34 江西省金溪县双塘镇竹桥村
35 江西省龙南县关西镇关西村
36 江西省婺源县浙源乡虹关村
37 江西省浮梁县勒功乡沧溪村
38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李家疃村
39 湖北省赤壁市赵李桥镇羊楼洞村
40 湖北省宣恩县椒园镇庆阳坝村
41 湖南省双牌县理家坪乡坦田村
42 湖南省祁阳县潘市镇龙溪村
43 湖南省永兴县高亭乡板梁村
44 湖南省辰溪县上蒲溪瑶族乡五宝田村
45 广东省仁化县石塘镇石塘村
46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水车镇茶山村
47 广东省佛冈县龙山镇上岳古围村
48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松塘村
49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扬美村
50 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保平村
51 海南省文昌市会文镇十八行村
52 海南省定安县龙湖镇高林村
53 四川省阆中市天宫乡天宫院村
54 贵州省三都县都江镇怎雷村
55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鲍屯村
56 贵州省雷山县郞德镇上郞德村
57 贵州省务川县大坪镇龙潭村
58 云南省祥云县云南驿镇云南驿村
59 青海省玉树县仲达乡电达村
6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五堡乡博斯坦村
6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克斯县喀拉达拉乡琼库什台村 1.北京市房山区南窖乡水峪村
2.河北省沙河市柴关乡王硇村
3.河北省蔚县宋家庄镇上苏庄村
4.河北省井陉县天长镇小龙窝村
5.河北省磁县陶泉乡花驼村
6.河北省阳原县浮图讲乡开阳村
7.山西省襄汾县新城镇丁村
8.山西省沁水县嘉峰镇郭壁村
9.山西省高平市马村镇大周村
10.山西省泽州县晋庙铺镇拦车村
11.山西省泽州县南村镇冶底村
12.山西省平顺县阳高乡奥治村
13.山西省祁县贾令镇谷恋村
14.山西省高平市寺庄镇伯方村
15.山西省阳城县润城镇屯城村
16.吉林省图们市月晴镇白龙村
17.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下塘村
18.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革新村
19.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杨湾村
20.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东村
21.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郑陆镇焦溪村
22.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三山村
23.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漆桥镇漆桥村
24.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二甲镇余西村
25.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杨柳村
26.浙江省苍南县桥墩镇碗窑村
27.浙江省浦江县白马镇嵩溪村
28.浙江省缙云县新建镇河阳村
29.浙江省江山市大陈乡大陈村
30.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
31.浙江省磐安县盘峰乡榉溪村
32.浙江省淳安县浪川乡芹川村
33.浙江省苍南县矾山镇福德湾村
34.浙江省龙泉市西街街道下樟村
35.浙江省开化县马金镇霞山村
36.浙江省遂昌县焦滩乡独山村
37.浙江省安吉县鄣吴镇鄣吴村
38.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雅溪镇西溪村
39.浙江省宁海县深甽镇龙宫村
40.安徽省泾县榔桥镇黄田村
41.安徽省绩溪县瀛洲镇龙川村
42.安徽省歙县雄村乡雄村
43.安徽省天长市铜城镇龙岗村
44.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灵山村
45.安徽省祁门县闪里镇坑口村
46.安徽省黟县宏村镇卢村
47.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万安镇竹贯村
48.福建省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
49.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后龙镇土坑村
50.福建省龙海市东园镇埭尾村
51.福建省周宁县浦源镇浦源村
52.福建省福鼎市磻溪镇仙蒲村
53.福建省霞浦县溪南镇半月里村
54.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忠山村
55.福建省将乐县万全乡良地村
56.福建省仙游县石苍乡济川村
57.福建省漳平市双洋镇东洋村
58.福建省平和县霞寨镇钟腾村
59.福建省明溪县夏阳乡御帘村
60.江西省婺源县思口镇思溪村
61.江西省宁都县田埠乡东龙村
62.江西省吉水县金滩镇桑园村
63.江西省金溪县琉璃乡东源曾家村
64.江西省安福县洲湖镇塘边村
65.江西省峡江县水边镇湖洲村
66.山东省招远市辛庄镇高家庄子村
67.湖北省利川市谋道镇鱼木村
68.湖北省麻城市歧亭镇杏花村
69.湖南省永顺县灵溪镇老司城村
70.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芋头村
71.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坪坦乡坪坦村
72.湖南省绥宁县黄桑坪苗族乡上堡村
73.湖南省绥宁县关峡苗族乡大园村
74.湖南省江永县兰溪瑶族乡兰溪村
75.湖南省龙山县苗儿滩镇捞车村
76.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
77.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良溪村
78.广东省台山市斗山镇浮石村
79.广东省遂溪县建新镇苏二村
80.广东省和平县林寨镇林寨村
81.广东省蕉岭县南磜镇石寨村
82.广东省陆丰市大安镇石寨村
83.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白沙镇旧县村
84.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青狮潭镇江头村
85.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福溪村
86.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漠川乡榜上村
87.广西壮族自治区灌阳县文市镇月岭村
88.重庆市涪陵区青羊镇安镇村
89.四川省泸县兆雅镇新溪村
90.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乐道街村
91.贵州省江口县太平镇云舍村
92.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岜沙村
93.贵州省黎平县茅贡乡地扪村
94.贵州省榕江县栽麻乡大利村
95.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金鸡乡金鸡村
96.云南省弥渡县密祉乡文盛街村
97.云南省永平县博南镇曲硐村
98.云南省永胜县期纳镇清水村
99.西藏自治区吉隆县吉隆镇帮兴村
100.西藏自治区尼木县吞巴乡吞达村
101.西藏自治区工布江达县错高乡错高村
102.陕西省三原县新兴镇柏社村
103.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麦积镇街亭村
104.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新阳镇胡家大庄村
105.青海省班玛县灯塔乡班前村
106.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清水乡大庄村
107.青海省玉树县安冲乡拉则村